现在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大多娇生惯养,基本上不做什么家务。很多家长向小编表示他们对此很无奈,但是为了提高孩子做家务的积极性,家长还是会想尽一切办法。于是部分家长就想出了用物质奖励的方法来让孩子做家务,可是不料却因物质奖励过度造成孩子现在不给钱就不做家务,家长不得不为几年前的错误埋单。
很多孩子现在都不愿意做家务,就算是做家务也只是为了让父母给零花钱,并且直言说不给钱没人愿意做家务,做家务的目的就是为了钱。而且小编了解到,这些学生在家做家务是明码标价的,有位学生就表示在自己家刷碗一个1元,盘子一个2元,刷锅一个5元,刷勺子一个或者筷子一双0.5元,擦餐桌一次3元……甚至还有已经上了初二的学生连自己的袜子都不愿意洗,尽管父母已经把其袜子放到了水中但是这名学生还是拒绝洗袜子,第二天竟然光着脚去上学。
省城很多小学都为学生制作了“行为习惯手册”,孩子带回家让家长填写。里面有像整理书包、自己穿衣服、系鞋带等自立项目;也有像叠被子、洗袜子、扫地、刷碗、拖地、包饺子、拼盘等家务活项目。从收上来的手册来看学生在家都是做家务的,并且还都是“优”。此外,学校每年都会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大比拼”,但是学生也都是现学现卖,根本拿不出手。之前见过在校园里见过一个2年级的学生鞋带开了就直接拖着走路,老师让他把鞋带绑好,他还说自己不会。于是老师就帮他绑好了,并让他回家学,谁知几天后见到他鞋带还是松着的,让他自己帮还说不会,更后干脆换了双不带鞋带的。而在省城另一所小学,班主任赵老师告诉学大教育小编,现在的孩子基本都不做家务,他们连值日都不愿意干,更别提家务了。不仅如此,甚至还有家长嫌孩子回家晚,打来电话说不让孩子干值日。面对这种家长老师也表示很无奈。
为了提高孩子做家务的积极性使用一点小手段是可以的,但是不应该以物质作为奖励,这种方法会让孩子产生错误想法,从而造成如今部分学生不给钱就不做家务的现象。但是面对这个问题家长也不要过分着急,要循序渐进,给孩子讲道理,慢慢引导孩子自觉主动做家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