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页

【课程详情】

对外汉语教材流变

记者_周至美实习记者_常晔、徐雨雯北京、上海报道

十年前,苏格兰人TraceyFallon在爱丁堡大学学习中文的时候,是从《新编汉语教程》中的“你好”、“谢谢”开始的。而学汉语的经历,为她后来在英格兰1家国际办公室工作铺打下了基矗

Tracey记得,在自己接触到的汉语教材中,出现得最多的人物是银行职员、企业经理和自由职业者,她最为了解的名人,是姚明和刘翔;而如果时光倒流60年,她认识的中国人则将会是农民、工人和红卫兵,最为耳熟能详的名人是鲁迅和郭沫若,当然,还有。

事实上,中国现代对外汉语的教学之路,始于1950年开办的东欧学生汉语专修班。现在,大家好奇的是,在过去的60多年时间里,中国对外汉语教材经历了怎样的改变?

以政治为纲

年,1个没有姓名的德国留学生来到了北京大学学习中文。那个时候,中国正在中共中央“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这3面红旗的指引下,为完成第2个5年计划而奋斗。

这名德国人善于从劳动人民那里汲取知识。他去胜利农业生产合作社访问1位老农民黄老9,听黄讲述自己翻身后当上合作社组长的故事。他还参加了十多万人的群众国庆节游行,跟着人群1起高喊“万岁1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1

在3年自然灾害时期,他同1位在半年内体重增加了4公斤的中国人分享各自的国家发展经验。课余时间,他观赏了电影《为了和平》、话剧《白毛女》等富有中国特色的文艺作品。

以上是《汉语教科书》(上、下)(1959年德文注释版,时代出版社)中描述的景象。那是1949年以来部对外汉语教科书,也是部以汉语拼音为基础的对外汉语教材。

这部教材的主要编者是留美归来的北京大学教授邓懿先生。但在强调集体创作的年代,和那个没有名字的德国人1样,该书的编者署名是“北京大学外国留学生中国语文专修班”(因1952年院系调整,东欧学生汉语专修班并入北京大学),个人面目模糊不清。

和那个幸福的德国人不同的是,课本出版那年,邓懿已被打为“漏网右派”、“美国特务”。

“每个时代的教材都必然带有时代的烙樱”1位曾在北语(北京语言学院,后改名“北京语言大学”)和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国家汉办”)两个机构担任负责人的学者说,“文革”结束前,通过对外汉语教学推广主义、输出革命是1项重要任务。彼时来华学习汉语的主力是公费的亚非拉留学生,也有少量自费的欧美学生。

年到1977年期间,由于之前编写的教材均被定为“封、资、修”,北语在“速编速颖的4字方针下,迅速组织人马推出了《基础汉语》(上、下)和《汉语课本》(上、下)。

这两部“以政治思想为纲”的教材中,除了语录,雷锋等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新人新貌也大量体现,开门办学(学工、学农、学军)的方针也得到具体实施。

在线咨询 微信咨询 立即报名
申请1对1课程顾问咨询服务
×
你好

顾问将于24小时内联系您!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