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的考生本来时间就不多,精力往往集中在如何提高成绩,如何避免考试失误,又如何吸取经验教训上。但是面对着填报志愿这个影响重大的事情。小编提醒同学们,要非常重视,如果没填好,可能导致自己这么些年来辛苦的努力复习打水漂,也可能只是因为填志愿的方法不对而与自己心仪的学校擦肩而过。填报后则应当全身心投入到复习中。
高考本科批次志愿填报结束后,建议同学们要尽快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备考中。老师建议,志愿填报工作结束后,家长要在轻松的家庭氛围中引导孩子科学制订更后阶段的备考计划,让孩子以稳定的心理状态顺利步入高考考场。
“去年填报完志愿后,我有一种干劲儿十足的感觉。在父母的默默帮助下,全家人一起经过大半年的筛选,更终填报的学校和专业都是自己非常喜欢的,所以在完成这项工作后,我就全身心地为自己的理想忙碌并快乐着。”有位同学作出上述感慨,并表示,并不是所有小伙伴都像她一样幸运。一些考生恰恰是由于在冲刺阶段没能调整好心理状态,过分紧张或是放松,更终与心仪院校失之交臂。
往年,在志愿填报工作结束后,部分考生和家长的状态会从之前的紧张、忙碌一下子变得松懈和空虚。这样的精神状态,可能会导致身处冲刺期的考生前进动力不足,身心状态和学业成绩双双下滑。填报志愿对于考生全家而言,确实是一项庞大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做得好不好直接影响着高考学生的更终结果,也会影响到学生的高考心态。当完成这项工作后,适度的放松无可厚非,但父母要提醒孩子别因过度松懈而打乱之前的备考节奏。父母不妨与孩子一起,制定一个合理可行的备考时间表,帮助孩子平稳度过冲刺期。
总之,同学们不要过分紧张高考复习,应该有条不紊地进行。相信自己的付出总会得到回报,有梦想也有符合实际情况。明确自己所处的位置,才是明智之举。在考场中出现焦虑急躁等情绪时,自己要学会迅速调整,并告诉自己一定要把持平稳的心态,才能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