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常练太极拳有益于帕金森症患者

2017-02-20 阅读:9457 来源:上海优太极会馆
进入>

美国的一个研究团队选取了近200名帕金森症患者,将他们分为三组,分别进行太极拳、抗阻力锻炼和伸展运动,每次60分钟,每周2次。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研究者在对他们进行平衡性和走路时迈步距离的测试中发现,练习太极拳的这组病人的成绩比进行抗阻力锻炼和伸展运动的病人更好,走路时摔倒的次数明显低于进行伸展运动的病人,等同于进行抗阻力锻炼的病人。太极拳的特点:

轻松柔和  太极拳的架式比较平稳舒展,动作要求不僵不拘,没有忽起忽落的明显变化和激烈的跳跃动作。比较适合中老年人学习和锻炼。

矫正骨骼  太极拳要求姿势中正,不偏不倚,全身骨骼处于柔和活动中,既纠正了不良姿势,又锻炼了颈椎、腰椎、上下肢肌肉骨骼。对于体位有偏差的人来说是很好的一种锻炼方法。  圆活自然  太极拳的动作要求上肢动作处带上弧形,避免直来直往,通过弧形活动锻炼,有利于动作的圆活自然,体现出柔和的特点。  连贯均匀  整套太极拳的动作,从“起势”到“收势”不论动作的虚实变化和姿势的过渡转换,都是紧密衔接,连贯一气的,看不出明显停顿的地方。

增加肺活量  太极拳要求动作与呼吸配合。久而久之,肺组织得以锻炼而肺活量增加,免疫力改善,也就少患呼吸道疾病。

健肠胃  太极拳迈步如猫行,动作如抽丝。不用拙力而轻柔缓慢,不会肌肉酸痛、大汗淋漓、口渴难熬。而且长期有节律的锻炼,能使肠胃器官蠕动加快,促使食欲增进、消化机能加强。

修身养性  练拳者必须全神贯注、从容不迫、以柔克刚,也是一种修身养性的体验。太极拳锻炼对失眠、忧郁、烦躁等也有一定疗效。

协调完整  太极拳运动中,不论是整个套路,还是单个动作姿势,都要求上下相随,内外一体,心神合一。身体各部分之间要密切配合。

促进循环系统  由于太极拳重视呼吸配合,在气体交换肺部活动的同时,必然会促进血液循环。对于改善精神压力过大、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等循环系统疾病有很好的疗效。  带动血液循环  太极与跑步一样,可以带动血液循环。只是,跑步给膝关节的损害是步行的4倍,加重膝关节劳损的机会。太极的动作及速度均匀,又有舒展大方及刚柔相济的优点,起码对关节的负担少得多。与跑步相比,太极主要借刺激心脏来带动循环,给心脏的负荷较少,心脏病人也可以练。

调整作用  人体有八大系统,即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太极拳对这八大系统都有积极的调整作用。

太极拳要求练习者经常采用缓慢而有节奏的呼吸,配合柔和的动作和精神深度放松,在提高帕金森症患者的稳定性和平衡性上起到了良好的效果。这就意味着太极拳这项中低强度的锻炼形式可以作为现有理疗方法的一个补充,有助于帕金森症患者的康复。

加载全文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图片来自用户自主上传,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

以上是上海优太极会馆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常练太极拳有益于帕金森症患者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访问学习资讯新闻专栏。

相关课程

更多>
2020猎学网广告栏
申请课程免费试听名额

课程顾问24小时内联系您

你好

顾问将于24小时内联系您!

确定
在线咨询 微信咨询 立即报名
申请1对1课程顾问咨询服务
×
你好

顾问将于24小时内联系您!

确定
上海猎学网 >上海优太极会馆 >常练太极拳有益于帕金森症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