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种是由于“单词不认识、词组不了解”导致的“听不清”。这显然不只是听力的问题,必须要靠“听背”单词和词组才能解决。“听背”是指在背单词时需要通过播放音频来加深记忆,甚至通过播放音频来进行检查和测试(现在几乎所有的单词书都提供这个功能)。对比“直接用手遮住单词的中文解释”进行背诵的方法,“听背”留给学生的反应时间更短,对学生要求更高。但另一方面,它对大脑的记忆刺激时间持续得更长,有利于在听力考试中更快更准确地识别单词。
第二种可能是因为特定的发音习惯而导致“听不清”。比如“连读”“失破”“浊化”等。如果对这些语音现象不太熟悉,建议找一本相对完善的语音学习书,了解这些语言现象。了解是“内化语言习惯”的第一步。
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每一个同学都会在面对同样的语音现象时犯一样的错误:找到自己最弱的语音现象并改进是一个需要长期训练的过程。想一想身边的江西人分不清前后鼻音,福建人分不清h 和f,湖南人分不清n 和l,就能微笑着理解上面那句话了。语音问题是要靠大量的训练来解决的,尽管道理非常简单,但无法一蹴而就。
对于托福备考来说,就是在精听每一个范例材料的同时,留意自己到底是对“哪一部分出现的哪一个语音现象”听得不清楚,针对它进行反复大量的练习。刘文勇一般建议他的学生把特定的一句话连续听五天:第一天听五十遍,第二天听四十遍,第三天听三十遍,第四天听二十遍,最后一天听十遍。听完之后还应该把这句话放在错题本里面,有空的时候
就拿出来看一看、听一听、背一背、想一想。还可以直接用手机或微信录下特定句子的音频,不时地播放。
“听清楚” 是指每一个词都听清楚(crystal clear),像珍珠落在玉盘上一样清晰。这意味着it、of这种小词在听力音频中出现的时候,也应该能非常清楚地听到(而非猜测到)。做不到就反复听,直到做到为止。
第三类“听不清”纯粹是因为反应速度达不到导致的。这里提到的反应速度与智力无关,只与熟练度有关。是否属于这种情况,很容易通过对音频的加速和减速来辨别,可以用软件将音频以标准速度的80%播放(有很多电脑软件都能做到这一点,比如Cooledit),从能听懂的80%甚至更低的速度开始听,然后逐步地提速。一般建议加速到120%也能听懂才停止。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足够的熟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