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上学时你忘记那作业,或者想要给不在一个学校的好朋友送个小礼物联系一下感情,你会怎么做?你是不是想着要找快递呢?下面小编告诉你北京一所中学的学生是怎么做的。
同学之间“代跑腿”按里程算小费
沈阳京翰教育小编了解到,在北京一所重点中学,一个名叫北京X中卓绝黑社的快递社由该校的一名学生发起。现在已经吸引30多名学生参加。他们的业务根据学生的需要来定,格式各样的业务都有,比如忘记拿作业的,需要往家里运书的,要给异校同学送生日礼物的,想买批发市场里台灯的……这些都不是问题,只要给学生快递社打电话,支付给“代跑腿”同学个位数到两位数的小费,他们都会卓绝时间为同学效劳。此外跑腿的学生们还自己设定了送件规矩和价格,学生客户还可以讨价。包括二环以内收取大件5元,小件3元的起步价“跑腿”费,二环以外,则按照(环数-2)×起步价的方式计费。因为条件有限,所以同学们一般是哪张单子近就接哪单。另外,他们派件一般在每天下午放学后和周末,不会耽误上课时间。
10元钱让同学跑回自家取作业
沈阳京翰教育小编发现,大多数学生找快递就是为了省时不费力,而且快递的费用又不高,所以快递社的生意才会如此红火。一位快递社的成员就向小编介绍说,之前有位同学就是因为作业忘记拿,但是自己有不乐意跑腿,于是就联系快递社的同学要求他在放学和晚自习之间去自己家取作业,并愿意支付10元钱作为回报。
5个月收到六七十个懒学生订单赚几百元
5个多月里,“代跑腿”的业务收到同学们六七十个订单,更便宜的一单快递费3元,更贵的30元。收取30元快递费的派件任务是,将一位同学两大箱约50斤左右的书送往门头沟,但是由于社员们不熟悉路程从而花费了很长时间。对于每位成员的工资问题,社团成员们还缺乏经验。有成员向沈阳京翰教育小编表示,社长会社长根据每位社员的送件业务量发放“工资”。但是有的社团同学比较抠门,10个学校送邀请函,就给了10块钱快递费,这种做法让这位成员有些不满。
“代跑腿”挑战同窗伦理
对于学生成立“代跑腿”快递社,教育专家们并不认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年所副所长邓希泉认为,学生根本不应该成立这样的社团,即使社团可以给学生带来一些锻炼和实践的意义,但并不能忽略它的本质是未成年人的一种市场行为,“未成年人不应该有这样的市场行为,中学生本来就没有自主的大额消费能力,何况自发组织这种市场行为。此外,带跑腿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一旦路途中遇到危险学生‘雇主’也是有责任的。而且这种学生社团将在无形中形成学生间的雇佣关系,这对同学之间的情谊是种伦理挑战。
给跑腿费不是负担
沈阳京翰教育小编发现,代跑腿的学生们有的是由于家庭经济条件一般,有的是父母管得严不给零花钱,而雇跑腿的“客户”则与之相反。并且同学们选择这种业务的目的也都不同。有的只是纯粹出于好玩想要试试,有的则是义气相助,支持兄弟业务,但更多的则是因为自己懒或者实在是太忙没时间。总之代跑腿的学生对“客户”的主观判断是:找他们的人都懒。对于付费这个问题,多数学生表示不会觉得尴尬,同学们认为这只是让同学同学帮忙跑腿给小费表示感谢是应该的,没什么。
沈阳京翰教育小编认为,学生自发创办有个性的学生社团不是什么坏事,但是要建立在充分考虑自身安全和不耽误学习的基础上,像跑腿社这种同学之间带跑腿,按里程收费的事情确实不是很恰当,同学之间产生了隐形的雇佣关系,不得不说这对同窗情谊是种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