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教育考试服务平台ETS的《托福考试及成绩汇总报告》数据显示,中国托福考生的平均分为77分,其中口语是拖分项。有的考生说因为口音不地道,有的考生认为语速不够快,这些是真的原因吗?启德考培就来告诉考生那些易被忽略却十分重要的托福口语误区。
启德考培介绍,根据官方指南的陈述,托福考官在语言表达(Delivery),语言运用(LanguageUse),话题展开(TopicDevelopment)三个方面各有侧重。语言表达(Delivery)中的流利度与清晰度是考生们最需要注意的基础要点之一,也就意味着在初步评价一个口语样本的时候,流畅度与清晰度都展示了考生与语言使用的自信和熟练程度,这也是托福口语想要考察的核心。第二则是语言运用(LanguageUse)里面的连贯性与多样性,往往是学生们的短板,也是下面要详细解说的重点了。最后则就是话题展开(TopicDevelopment)提到的过渡了。
误区一:“说的越快越显得流畅1
很多考生都会陷入一个误区,认为说的越快就越能显示出使用英语的熟练程度,却忽略了清晰度在评分中起到的作用。托福考官得先听懂口语样本的内容才能针对考生语言使用的水平作出评价,快速的表达往往造成吞音或者含糊等语音问题,影响理解,更不用提它使得语言使用当中因为语义而产生的自然停顿被强制取消了。
启德考培建议,比较符合考官审美取向的做法应该是:首先,生不要出现句子中间的卡壳,而句子与句子之间是可以有自然而短暂的停顿的。一旦句子开头,则要流利的表达完全直至句子结束;其次,考生在句子中间涉及实意动词、程度副词或者核心名词的时候稍加强调,比如单词后轻微的停顿,或者音调的加强,来强化听众对于口语样本的理解。
误区二:“高大上的词汇与句子结构才是考官心头好1
这是众多考生前仆后继摔进去的一大深坑,实际上因为托福口语考核的是综合表达能力,而且第1、2、3、5题都是基于日常内容而组织的,出现过多的复杂词汇和句式完全与出题者的意愿相悖。试想一下,日常交流的时候有人总是用一些不那么常见的单词伴随各种拗口的语法,这样可以激起交流的意愿吗?因此,复杂性并非出题者所想看到的。
启德考培介绍,所谓的一致性,体现在当答题者叙述到过去发生的事,应该在这部分使用过去时。一旦中间出现现在时,就违反了一致性,前功尽弃。至于多样性,则在于避免重复这一方面。同一单词的可替换词汇有所储备,句式能够灵活变换避免相似性。比如,有位考生在45秒的语音样本中连着使用了4个同样的句子,那么在多样性这一方面就难以拿到好分数了。
启德考培建议,比较符合考官评分取向的做法是:首先,考生们根据涉及的日常内容选择配套的词汇,进行适当的替换;其次,考生们可以通过更换主语,调换主语位置,或者插入合适的衔接词,来打破使用相似句式而造成的听觉疲劳。
误区三:“我是中国人,我有‘然后’和‘所以’走天下!
中国考生最常出现的说话方式,也就是俗称的口头禅。变成英语之后,就是不管讲什么句子开头总有“so”或者“and”,然而却不知道它们是不能放在句子开头,因为它们只是简单的连词。首先这是一个语法错误的应用,其次这分分钟暴露了考生对于英语的一些基础使用的不熟悉,于是分数就很难好看。这就是美国人们看重的逻辑性衔接过渡的部分。
启德考培建议考生们注意一下逻辑衔接词的使用:首先,考生可以将逻辑过渡可以使用的单词或短语按照不同类别进行分类,然后根据需要往句子里面加塞;其次,在利用逻辑过渡词或短语的时候不要滥用,如果每句话前面都有这样的词或短语,就注定与好分数无缘了。
请联系网站客服,了解详细的优惠课程信息~
优质、权威、便捷、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