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是指从童年向成年过渡的人生关键时期。青春期的孩子不仅身体增长快,而且人体各器官的发育逐渐趋向成熟,随着青春期生理的变化,青少年的心理也同时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其中逆反心理在青春期的孩子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这种强烈的逆反性、对抗性对孩子的心理发育、日常学习和生活都是百害而无一利的。若任其发展,很有可能造成孩子的心理缺陷,甚至会影响将来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因此,认清孩子逆反心理的实质,是帮助他们克服逆反心理的关键。不要对孩子抱有成见在日常生活中,作为父母要想和孩子有更好的沟通,就不要对孩子抱有成见。父母不能一看到孩子有独立的意识便极力压制,父母反应越强烈越过分,孩子就越会坚持己见。
能够预想青少年将产生逆反情绪的父母,或许事实上正在挑起这种情绪,这将成为应验的预言。心理学家们劝告道,不要一看到青少年有独立意识的迹象便压制,担心现在哪怕做出一点让步就意味着会出现越轨的行动。父母的反应越激烈,青少年就越坚持己见。倘若父母使用更强硬的手段加以压制的话,那么一场大规模的冲突将是不可避免的了。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要求更高,竞争更激烈的世纪。它带给父母及孩子的,不仅仅是机遇,更多的还是挑战。无论你清楚与否,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在方法或态度上,即使你有稍微一点点对你来说是轻而易举的改变,都可能决定孩子终生的成功与幸福。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父母总喜欢在人前说教自己的孩子,以为是在为孩子好;或者不回避孩子在场就谈论他们的缺点,以为孩子年龄小,对大人说的话听不懂。殊不知这些言语中隐藏了多少对孩子的伤害,无意中,父母就将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上进心等伤害了,对孩子的心理、学习造成负面影响,而自己却一点儿也没有察觉到。就像这两个正在谈论孩子的父亲,一个羡慕地说:你儿子才上初中一年级成绩就这么的优秀,真不简单。另一个谦虚地说:不行啊,差远了,语文才考98分,数学也才97分,别人都拿双百呢。
中国父母受东方传统观念的影响非常的深,总爱表示一下自己的谦虚,要不然怕别人说成骄傲自满,以为很了不起。所以当自己的孩子被别人夸奖的时候,尽管内心十分高兴,但表面上也要虚伪地表示一下谦虚的美德。然而孩子却是单纯的,对于成人世界里的谦虚他们并不清楚,很容易把这种谦虚理解成父母对自己成绩的不满意,认为父母对自己有很高的期望值,这样做的结果往往给孩子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学习压力,觉得不管自己有多么的勤奋父母都不满意,那么在以后的学习中,或许就会因达不到父母的高标准而丧失学习信心和兴趣。
除了这些,有些父母固守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古训,以为表扬了孩子,他就会骄傲自满,不再像以前那样努力了。殊不知,对于那些年龄不大的孩子来说,有了点滴成绩,赞美和肯定是他们最渴求得到的,有了赞美才有更浓的兴趣以及更高的学习积极性。
对于大人的言语和评价,孩子是特别敏感和在意的,孩子的心灵是很脆弱的,经不起一次次的斥责和失意。对于孩子的这些心理,有很多家长都不知道。因此,孩子在场,莫谈孩子的缺点;不要比孩子的弱势,更不要对孩子有成见,否则,一个失去了自尊心、自信心的孩子将预示他将来在很多方面都不能够成为一个成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