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太极拳名家-陈正雷

2017-04-12 阅读:151 来源:陈正雷太极拳馆
进入>

陈正雷是共和国的同龄人。从8岁开始练习太极拳,如今可谓是百炼成钢。陈家沟这四大太极金刚,小时候就属陈正雷最苦。一岁就没了父亲,七八岁的时候,母亲又远嫁西安,留下陈正雷和年迈的大娘相依为命。大娘是父亲的长房妻子,没有生养一儿半女,对陈正雷虽然非常疼爱,视如己出,可是在遭受了丧夫之痛后,精神受到刺激,患了精神病,一犯病就寻死觅活,上吊跳井,生活根本不能自理,更不用说照看还是孩子的陈正雷了。所以,当同龄的孩子还在父母的膝下享受父慈母爱的时候,陈正雷却过早地领略了生活的艰难——无依无靠,缺衣少食,不仅要照看自己,还要照看生病的大娘。由于生活困难,陈正雷虽然成绩优异,却只上了五年小学就不得不辍学在生产队当饲养员,喂养牲口。这只是生活上的艰难。在精神上,随着陈正雷年龄的增长,父亲给他留下的“反革命子女”的帽子,却如一座大山压在他的头上,而且越来越沉重。

  父亲陈照海也是太极拳名师,抗日战争时期,他曾经参加了当地的地方武装,进行抗日活动,这些地方武装在解放初期被当作“杂牌队”,受到了清理。陈照海就是在这个运动中去世的。父亲虽然死了,可是在那个极“左”的年代里,那顶“反革命子女”的帽子,让陈正雷饱受了沉重的精神磨难,让他抬不起头来。

  尽管饱受生活的磨难,尽管精神受到极度的压抑,陈正雷却又是幸运的。1958年,他的伯父陈照丕从河南黄河水利委员会退休回到了家乡陈家沟。看到原来的武术之乡已经没有多少人练习太极拳了,老人非常着急。为了不使陈式太极拳后继无人,陈照丕就在自己家里办起了武术学校,向村里的年轻人传授太极拳。陈正雷就是在这里得到陈照丕的言传身教,步入太极拳殿堂的。陈照丕待陈正雷如同慈父一般,不仅向他传授武艺,还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照顾他,让陈正雷感受到人间的温暖。除了恩师陈照丕外,陈正雷还得到老村长张蔚珍的照顾和关怀。张蔚珍从50年代起,就在陈家沟担任村长和党支部书记,他为人正直,办事公正,深受陈家沟村民的爱戴。对陈正雷一家的不幸,张蔚珍非常同情。他总是说,党的政策是不看血统看表现。他和村委会一班人非常支持陈家沟人都去学习太极拳。陈正雷、陈小旺、王西安、朱天才等年轻人表现出对太极拳的爱好和天赋,张蔚珍就让陈照丕特别关照,重点培养他们,使他们成为今后陈家沟陈式太极拳的重要的继承者。1974年,陈正雷在河南省的武术表演赛中崭露头角,他那出色的太极拳技艺引起了有关方面的注意。在张蔚珍的推荐下,陈正雷被招到温县通用机械厂工作,从此生活境遇有了很大的改善。后来,省里到陈家沟选拔运动员集训,准备参加全国运动员。陈正雷由于“出身问题”的影响,险些落选,是老村长亲自找到有关领导,极力推荐,才使陈正雷成为专业运动员,参加了全国比赛。谈到过去,陈正雷感慨地说:“老村长队陈家沟陈式太极拳的发展有功,对我陈正雷更是有知遇之恩,我这一生是没齿难忘。”

  苦难是一所学校,它能磨练人的意志品质,培养人坚定的信念,难怪古人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筋骨,劳其心志。”历经磨难,如今陈正雷在太极拳界无疑是个响当当的人物了,但他还是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凡事不事张扬。患难之中得到的滴水之恩,让人永世难忘,也让人懂得什么是人间的真情。陈正雷说:“我这一生要感谢恩师的培养,要感谢老村长的关怀,还要感谢我的爱人,我们是患难之交。”

加载全文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图片来自用户自主上传,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

以上是陈正雷太极拳馆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太极拳名家-陈正雷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访问学习资讯新闻专栏。

相关课程

更多>
2020猎学网广告栏
申请课程免费试听名额

课程顾问24小时内联系您

你好

顾问将于24小时内联系您!

确定
在线咨询 微信咨询 立即报名
申请1对1课程顾问咨询服务
×
你好

顾问将于24小时内联系您!

确定
郑州猎学网 >陈正雷太极拳馆 >太极拳名家-陈正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