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都发现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或者在公园里玩,总是自己一个人,显得不那么合群,这是为什么呢?成都青蓝感统教育为大家做解答,文章内容只供参考
孩子总是不合群的原因分为两种
一、外部原因
01、父母言传身教
孩子是父母的镜子,有些父母自视甚高,很容易导致孩子也变得目空一切,不懂得尊重和认可身边的小朋友。
02、家长对孩子太过溺爱
现在很多家长把孩子捧成了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结果孩子习惯了在家里说什么就是什么,进入群体之后也依然缺乏规则意识。
03、家长事事包办代替
有些父母总感觉孩子还小,这个不会,那个做不了,于是把一切都代替孩子做了。
长期这样,孩子就没有亲身实践的机会,自身操作能力得不到提高,做什么都不会,当然又会自卑,不敢进入群体。
04、孩子缺乏家庭温暖
有些父母脾气暴躁,在家经常胡乱发脾气,甚至经常对着孩子发脾气,结果导致孩子从小就锁闭心灵,不喜欢与人接触交往。
05、孩子活动空间有限
家长没空带孩子出门,或其他原因,导致孩子活动空间有限,特别是与人接触有限,缺乏与人交往的实际经验,孩子到人多的地方就会显得不合群。
二、内部原因
01、触觉功能失调
对于触觉失调的孩子来说,最典型的表现就是胆小、爱哭、粘人、情绪暴躁、或情感冷漠等,如此,当然不利于他们与小朋友友好相处。
所以,对于不合群的孩子,要进行相应的触觉感统训练,尤其是触觉按摩训练,是绝对不可少的。
02、语言发育障碍
语言是孩子社交的首要工具,不管因为何种原因,只要孩子在语言的发展上出现障碍。比如,因为家长过分溺爱,平时吃流食太多,缺乏口腔锻炼的孩子,说话不清楚不流利,很容易招致小朋友的嫌弃和抱怨,自然会变得自卑内向,不敢走向群体。
03、本体觉发展不佳
很多时候因为家长的错误带养方式,导致很多孩子从小就缺乏攀、爬、滚、蹦、跳的大运动训练和捏、抠、拧、夹等精细动作训练都不太会,什么都做不好。
在和小朋友进行集体活动的时候,孩子经常出错和拖后腿,甚至遭到小朋友的抱怨,当然很容易失去自信、变得畏缩,不敢再和大家一起活动。
所以,对于孩子不合群的问题,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改善。
一方面,家长要从自我身上找原因,给孩子打造一个良好的家庭和外在环境,以身作则去影响孩子。
另一方面,家长要和孩子进行感统训练,从根本上解决孩子的内在问题。
感统训练,成都青蓝感统家长满意、口碑好
成都青蓝感统是一家专业的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机构。机构秉持“健康、坚强、智慧、幸福”的教育理念,意在提升2-12岁儿童的综合能力,旗下主要开设感统运动课程、专注力课程、口肌训练课、社交语言课等。拥有专业全面的评估体系、个性化训练体系和家庭化教育方案。以培养出数千名优秀的孩子,数位专业老师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