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高职扩招工作以省级政府为主组织管理和实施,各省将因地制宜制定本地高职扩招专项考试招生工作实施方案。同时,为保证公平公正,教育部将督促各地各校严格执行招生政策,严肃招生工作纪律,严格多样化人才选拔标准,不因扩招工作而降低规范管理要求。
将采取分类考试评价方式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王辉在发布会现场表示,为贯彻落实《政府工作报告》和4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近日教育部对做好今年高职扩招专项考试招生工作进行了部署。总体思路是进一步深化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针对高中毕业生、退役军人和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等不同群体的特点和受教育状况,分列招生计划、分类考试评价、分别选拔录取,为各类群体提供多样化入学方式。
关于考试形式和内容,王辉指出,对于普通高中毕业生和中职毕业生,可采取现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方式,文化素质成绩使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或使用本省或各校组织的文化考试成绩,职业技能成绩使用本省或各校组织的职业适应性测试成绩或职业技能测试成绩。
对于退役军人和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王辉表示,可免予文化素质考试,由各校根据学校基本培养要求,组织与报考专业相关的职业适应性测试或职业技能测试,依据测试成绩录取。对于符合免试条件的技能拔尖人才,由高职院校予以免试录取。
储朝晖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在当前的评价体制下,学生成绩不高所以才进入职业院校,职业学校甚至被视为低分学生的“收容站”。“职业教育要发挥自己的优势,着力培养应用型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不能单纯成为普通本科落榜生的‘收容所’。职业学校无论是招生、专业设置、还是师资来源,都应更加多样化。”储朝晖说。
而根据国务院今年2月份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从2019年开始,将启动实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和“1+X”(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改革等两项行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办学模式由参照普通教育向类型教育转变。
怎样上学
入学时间
在7月份参加考试并被录取备案的考生于9月份与统一高考录取的学生一同报到入学。
在11月份参加考试并被录取备案的考生于2020年春季随同2019级高职(专科)学生在第二学期初入学报到。
教学安排
普通高中毕业生和中职(含中专、技工学校、职业高中)毕业生录取后,按照全日制教学和管理要求实施。
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录取后,可根据全日制普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实行弹性学制。
学籍管理及学历证书
通过高职扩招专项考试招生录取的学生,学籍管理工作与统一高考、高职分类考试招生录取的学生相同,成绩合格达到学校毕业要求的,由学校进行学历电子注册并颁发普通全日制专科毕业证书,与普通高校毕业生享受同等待遇。
日前,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改革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办法,鼓励更多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报考,今年大规模扩招100万人。高职院校将扩招100万人,涉及1418所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