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高职扩招专项工作情况和《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主要内容。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王继平表示: “今年高职将扩招100万人,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的‘临门一脚’,直接推动我国高等教育迈入普及化阶段。”
扩招100万人是什么概念?
据教育部统计,2018年,全国普通本专科共招生790.99万人,普通专科招生368.83万人。这意味着,今年高职扩招人数占去年全年专科招生人数的近三分之一。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高职扩招最大的意义在于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具体来看,一方面可以缓解高职院校招生不满的问题;另一方面,对于扩大就业、培养应用性人才具有现实意义。”
退役军人、农民工等可报考高职
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王继平介绍了《方案》。根据《方案》内容,将取消高职招收中职毕业生比例限制,允许符合高考报名条件的往届中职毕业生参加高职院校单独考试招生。
此外,《方案》指出,将面向高中毕业生、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等群体,开展高职扩招的补报名工作。并根据不同生源群体特点和受教育状况的需要,实施灵活考试。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根据以往高职的报名条件,中等职业学校(含职业高中、成人中专、技工学校)的应届毕业生和往届毕业生,且符合户籍相关规定的考生才能参加高职高考。但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等群体并没有被纳入招考群体当中。而这部分社会群体,将有机会参加今年的高职考试。
从报名时间来看,今年高职扩招将有2次报名机会。第一次是在高考前,主要面向普通高中、中职毕业生、退役军人和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等群体,具体时间由各地确定。
另一次是在今年10月份,主要面向今年9-10月份退出现役的军人。各省原有高考报名条件保持不变。已经参加高考报名的考生,不用再参加此次报名。根据国务院部署,本次高职扩招的宣传动员和各类考生群体资格审核工作,由教育、退役军人事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农业农村、公安等部门联合开展。
本次高职扩招工作以省级政府为主组织管理和实施,各省将因地制宜制定本地高职扩招专项考试招生工作实施方案。同时,为保证公平公正,教育部将督促各地各校严格执行招生政策,严肃招生工作纪律,严格多样化人才选拔标准,不因扩招工作而降低规范管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