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家长忽略的语言能力
我们中国式的父母,在孩子的外语、艺术和文化课上,可是非常舍得花费大量的时间与金钱,然而却往往忽视对孩子最基本的语言培养,以为这其实是一个随着时间的流逝、年龄的增长就会逐步学会的事情。
可是您有没有发现随着年龄增长,很多孩子越来越不爱表达自己的想法,多数家长会认为,等孩子长大了,这种情况就会好转。没有及时的帮助与改善,孩子会从不爱表达发展为无法表达,用词不准确、语句不通顺,让人难以理解他想表述的内容。如果聆听的人再缺少耐心和引导,就会使问题更加严重,带来的后果就是让孩子在未来的选拔、升学、求职中错失很多良机。
让孩子学会良好的口才,就像练游泳,不管你读多少书,学习多少理论,只要不下水的话,一下水只有一个结果――被淹死。
口才训练是个实践性很强的事物,不是靠野蛮生长就能解决问题的。一个人自己苦苦思索好比一个盲人在黑暗中走路,往往不但没什么效果,还浪费很多时间。所以,良好的语言习惯,也是需要当做一个专门的学科,付诸心力去帮助孩子学习,才能够看到效果。
其实,这是一个意识流的问题,很多人只是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
如果我们能够认识到,一个语言富有感染力、对语言有控制,说话富有感染力、煽动力的人,更容易获得别人好感和成功。良好的语言习惯将会对孩子一生产生很重要的影响,这是一个几乎与相貌、学识、修养同等重要的条件。
语言,真的是门学问
与国内对孩子语言习惯培养相对重视程度较轻的情况相对应的是,在国外这是一个专门的学科领域。
比如从小的公众演讲能力,语言的感染表现力,在国外会是专门的课程,大家会非常重视。看看历届美国总统的竞选辩论演讲就知道了,无论奥巴马,还是克林顿,都是语言大师。要清楚这绝对不是天生的,也绝对不是单纯的文字写得好就可以做到的。
千万别觉得随着孩子年龄增长,语言能力就自然会变得很棒。不去刻意培养,它只会是家长毫无控制的语言习惯的一个自然延续,好与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语言习惯的好坏。
所以,我们做父母的一定要在“有效期”让孩子拥有良好的教育,而语言会是贯穿小朋友一生的必备能力,思路清晰、语句流利的发言在任何场合都会给别人留下一个很好的印象,对于孩子的未来的发展也会多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