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这个工作说来极其简单,就是站在舞台上说话。但是,这话怎么说可是很有学问的,语言活动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在节目不同的环节中,主持人的语言存在着一定的共性,我们通常把这种语言通称作“串联语”或者“环节语言”。
串联语是指播音员或主持人在组织、串联节目各组成部分的时候即兴发挥的话语,有很强的主动性、机动性、灵活性和应变性。小主持人们若能掌握串联语的特点,就能更好地把握节目各部分的轻重缓急、快慢疏密,使得节目进程紧凑有致,富于节奏感。
开场语——话题的进入
开场语主要有以下功能:沟通——主持人通过简要讲述,与观众之间架设起相互信任的桥梁;暖场——开场道情可激发情绪,拉近观众和主持人的距离;预设——交代话题由来和相关背景,预设节目的基调;布疑——一开始就设置悬念,激发观众的兴趣;引趣——用趣味性讲述引发观众对节目的兴趣。
衔接语——话题的衔接
衔接语有这样的作用:承上启下——运用言语对节目的不同环节、不同内容进行上挂下连的组接,让观众感受到其中的内在联系;设置悬念——主持人用提出疑问或用类似相声里的“抖包袱”的趣味方式衔接后面的内容;铺路搭桥——在节目进行过程中,当某些环节遇到障碍时,主持人为推动节目进程而随机应变地说几句话。
结束语——话题的结束
在充分地展开一个话题之后,还要巧妙地将它收尾。
精彩的结束语不仅可以突出话题的主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且可以升华主题的意义,使观众在一个更高的层次审视话题的价值,并把这种关照问题的方法折射到其他事物上,产生“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效果。因此,话题的结束部分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