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拥有网络终端,就可以进行阅读。这是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无法比拟的方便快捷。阅读,已经由获取信息变成信息的处理。如果说,非网络时代的阅读,以记忆分析为主的话,当今的阅读应该以分析处理为主。
以往的时代,用信息思考,可以引经据典,从经典中获取意义。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是说对信息的拥有。
海量的信息,充斥在互联网上,对小学生而言,自己进行终端阅读显然是力不从心的。便捷背后,是无穷尽的枝蔓,一个小时的阅读,可能会从一个起点开始,但是一定不知道最后到了哪个终点。所以,这个时代的小学生,也需要培养阅读能力,怎么能够居敬持志,虚心涵泳,切己体察,对他们而言也是巨大的挑战。
阅读有策略
知道在什么情境下使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是为策略。阅读有纸媒阅读有多媒体阅读;阅读有课本阅读有整本书阅读;阅读有体验阅读和实践阅读……阅读是思考的过程,阅读的深入就是思维的深入。
阅读讨论,从内容分析走向策略获取。如,读《风娃娃》,这篇二年级的课文。很多老师喜欢顺着课文的脉络,一步步展开,最后得出的结论是风娃娃是错的。这是信息获取而不是信息处理。
如果老师提出问题:风娃娃前面做的事得到人们的赞扬,后边做的事却令人讨厌,为什么同样的做法结果却相反呢?这是一个整合问题,需要学生对课文中已有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认识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用老思想解决新问题
这样的阅读过程,学生的思维就参与了,能够学会处理信息。小学语文教科书,基本默认是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对于文章中的表面信息,学生读过几遍就可以了解到。教师要做的,就是教他们进行整合处理。对于整本书而言,篇幅更长,情境更真实,信息量也更大。但是,只要是学生能够读得懂,就证明学生能获取书中的基本信息。教师要教的也是如何思考。
这个时代,课外阅读已经不是课堂以外的阅读,而应该是课本以外的阅读。语文教师,要自觉成为阅读教师,把阅读作为自己的重要工作。语文教师,要坚定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自觉,让阅读成为学生自觉的行为,也把阅读变成自觉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