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心理咨询师:提高孩子学习积极性,这八个心理学规律你得知道!

2017-06-15 阅读:19 来源:苏州悦安佳教育培训
进入>

孩子平常小测验考得都不错,一到大考就考砸;孩子平时学习根本没有积极性,写完作业就想着看电视,怎么说都不听;孩子早恋了,成绩下滑一大截……

每个家里有孩子的父母,上述情况估计都将面临或者正在面临。该怎么办呢?是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还是执行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原则?

不妨看看北师大的心理咨询师如何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帮助家长们科学了解孩子,科学教育孩子。

心理咨询师:提高孩子学习积极性,这八个心理学规律你得知道!

詹森效应小考都挺好,大考就砸锅

曾经有一名叫詹森的运动员,平时训练有素,实力雄厚,但一到赛场就会失利,自己和他人都很失望。由此人们把这种平时表现良好,因缺乏应有的心理素质而导致正式比赛失败的现象称为“詹森效应”。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类似现象,平时名列前茅的学生一到大考,就发挥失常,表现出紧张、慌乱,甚至记忆骤退,脑海里一片空白。其主要原因是学生对结果期望值过高,想要成功,又怕失败,患得患失,压力过大。结果造成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失衡,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各种症状就随之而生。

启示

要教会孩子注重过程,淡化结果。学会关注过程中的付出与收获,而不仅仅是看结果如何。

超限效应给孩子留点空白

马克·吐温听牧师演讲时,最初感觉牧师讲得好,打算捐款;10分钟后,牧师还没讲完,他很不耐烦,决定只捐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讲完,他决定不捐了。在牧师最终结束演讲开始募捐时,过于气愤的马克.吐温不仅分文未捐,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这种由于刺激过多、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逆反心理的现象,就是“超限效应”。

启示

孩子考试没考好,有的父母只要一看到孩子看电视或者玩游戏就会跟孩子提起没考好的事情,让孩子感觉“又来了”,使孩子从最初的内疚不安到后来的不耐烦最后反感讨厌。父母对孩子的批评不要超过限度,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揪住不放”,厌烦、逆反的心理也会随之降低。

心理咨询师:提高孩子学习积极性,这八个心理学规律你得知道!

德西效应怎样才能激发学习兴趣

当一个人做一件事很开心时,提供奖励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他的内在吸引力,这就是所谓的“德西效应”。

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曾做过一次实验,他随机挑选一些学生解答智力难题。实验的第一阶段,所有学生都没有奖励;第二阶段,奖励组的学生完成一道难题就会得到1美元奖励,无奖励组的学生仍像原来那样解题;第三阶段,让学生们自主学习,研究员通过观察学生在业余时间是否继续做题,来判断学生对解题的兴趣。结果发现,被奖励的学生对解题的兴趣衰减地快,而未被奖励的学生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去解题。

启示

不要随便奖励孩子,并不是所有的奖励都会让孩子更愿意做一件事,奖励也会浇灭他们对一件事的兴趣。

心理咨询师:提高孩子学习积极性,这八个心理学规律你得知道!

登门槛效应谁都喜欢“够得着”的目标

“登门槛效应”又称“得寸进尺效应”,是指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这个人为了给他人留下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

1966年美国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实验者到两个居民区劝人在房前竖一块写有“小心驾驶”的大标语牌。在第一个居民区直接提出这个要求,结果遭到很多居民的拒绝,接受的仅为被要求者的17%。在第二个居民区,先请居民在一份赞成安全行驶的请愿书上签字,这是很容易做到的小小要求,几乎所有的被要求者都照办了。几周后再向他们提出竖牌的要求,结果接受者竟占被要求者的55%。

启示

在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时,我们不要在最初就给孩子设立一个难以完成的大目标,而要根据孩子的能力制定他们“够得着”的目标。比如,希望孩子养成快速写作业的习惯,我们可以先让孩子从自我分析开始;第二个阶段在学校完成三项作业;第三个阶段九点以前完成等等,根据自身情况制订一个时间段(一周、半月或一个月)养成一个好习惯的目标。

心理咨询师:提高孩子学习积极性,这八个心理学规律你得知道!

齐加尼克效应面对压力怎么办

因压力导致心理上的紧张状态,被称为“齐加尼克效应”。

法国心理学家齐加尼克曾作过一次实验:他将受试者分为两组,让他们去完成20项工作。期间,齐加尼克对一组受试者进行干预,使他们无法完成任务,而让另一组顺利完成任务。结果发现:虽然所有受试者接受任务时都显出紧张状态,但顺利完成任务者,紧张状态随之消失;而未能完成任务者,紧张状态持续存在,他们的思绪总是被那些未能完成的工作所困扰,心理上的紧张压力难以消失。

启示

孩子完不成作业或完不成学校的任务时,虽然表现得满不在乎或者逃避,其实他们的内心很焦虑。在这种情况下,指责只会让他们更有压力,更加逃避。和孩子一起,帮助他们完成任务,才是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

霍桑效应被关注的力量

“霍桑效应”是指当人们意识到自己被关注或观察时,会刻意改变自己某些言语和行为的效应。

1924年11月,哈佛大学的心理专家在霍桑工厂做了一项研究,他们选定了六名女工作为观察对象,试图通过改善照明、工资、休息时间、午餐等因素,找到提高员工效率的方法。历时九年的实验和研究,学者们终于发现在霍桑试验中,当这六名女工被抽出来成为一组的时候,她们就意识到自己是这些专家一直关心的对象,这种受注意的感觉使得她们加倍努力工作,以证明自己是优秀的,是值得被关注的。

启示

给予孩子一些权力,比如:学习任务的规划、分担家务、零花钱的管理等等,让孩子感受到平等和尊重,自我能力的认可,这份关注能够激发孩子们前进的动力,证明自己是值得被关注的。

心理咨询师:提高孩子学习积极性,这八个心理学规律你得知道!

晕轮效应不同视角的不同感受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是指当我们对一个人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就会依据这些印象来推论他其他方面的特征。

美国心理学家凯利在麻省理工学院的两个班级做了一个试验。上课前,实验者向学生宣布,临时请一位研究生来代课。向一个班的学生介绍他时,实验者用热情、勤奋、务实、果断等词,向另一个班的学生介绍他时除了将“热情”换成了“冷漠”之外,其余各项都相同。下课之后,前一班的学生与研究生一见如故,亲密攀谈;另一个班的学生对他却敬而远之,冷谈回避。一词之别,竟会影响到整体的印象。学生会戴着这种有色镜去观察代课者,而这位研究生就被罩上了不同色彩的晕轮。

启示

孩子对于老师和同学的态度会影响到他们在学校的积极性,所以与孩子交流时,不要过早地对他的老师和同学做出评价,要鼓励孩子尽可能多地与他们交流,更加全面地看身边的人,不要因为某句话或某个举动就认为这个人一定是什么样的。

心理咨询师:提高孩子学习积极性,这八个心理学规律你得知道!

禁果效应抽刀断水水更流

“禁果效应”也叫做“亚当与夏娃效应”,越是禁止的东西,越想得到。这与人们的好奇心和逆反心理有关,这种由于单方面的禁止和掩饰而造成的逆反现象就是“禁果效应”。

启示

很多父母担心自己的孩子早熟或因为早恋而影响学习,于是就控制孩子上网或与异性的接触。但这样的阻止反而让孩子更加好奇网上的内容和外面的世界,他们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可能还会骗父母,父母就会失去正面引导孩子的机会。孩子迟早会走入外面的世界,与其不让孩子接触,不如与他们分享利弊,教会他们自我保护、自己判断的能力。

加载全文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图片来自用户自主上传,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

以上是苏州悦安佳教育培训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心理咨询师:提高孩子学习积极性,这八个心理学规律你得知道!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访问学习资讯新闻专栏。

相关课程

更多>
2020猎学网广告栏
申请课程免费试听名额

课程顾问24小时内联系您

你好

顾问将于24小时内联系您!

确定
在线咨询 微信咨询 立即报名
申请1对1课程顾问咨询服务
×
你好

顾问将于24小时内联系您!

确定
苏州猎学网 >苏州悦安佳教育培训 >心理咨询师:提高孩子学习积极性,这八个心理学规律你得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