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绘画治疗工作坊
绘画是一种离心灵很近的过程,对生理和心理都有独特的影响。人类绘画史是一部疗愈的历史。绘画创作、绘画作品本身以及将绘画作品用言语表达出来,都能起到得天独厚的心理治疗效果。
绘画艺术治疗为什么有效?
左脑的钥匙打不开右脑的锁:
大脑功能侧化是艺术疗法的理论依据,裂脑研究发现左脑主管言语化思维,储存言语化的记忆,右脑主管图像化的知觉,储存图像化的信息。我们所有有关情绪的信息都通过右脑进行处理,且以图象的形式储存。不但如此,所有与我们经历过的重要事件有关的图像或与体验过的深刻情绪有关的情景都存储在我们的右脑。存储于右脑的、真正的情绪体验却未通过语言被表达出来,或不可避免地在言语化过程中隐匿了。而绘画治疗则可以作用于右脑,起到不同于言语性的治疗方法的作用。
绘画艺术治疗的独特性
1、绘画艺术活动以意象为沟通的语言,成为某些病症重要治疗手段和表达途径;
2、艺术品作为视觉呈现让患者洞察自身问题,从而增加问题解决的可能性;
3、治疗师透过作品达到言语咨询无可比拟的治疗效果;
4、患者学习创造新意象,纠正负向情绪体验,改善不良自我形象,解决深层心理困扰。
绘画艺术治疗的优势
1、绘画过程卷入左右脑的过程,创造性本身就是疗愈性的;
2、思维绝大多数是视觉性的,绘画艺术可以触到很多其他的方式不可能触及到的内容;
3、记忆是前语言的,有待提取的,童年创伤、情绪记忆是图像的,不可言语提取;
4、道德准则使心里的阴暗面难以暴露,而艺术符号是价值中立的;
5、艺术提供多元空间,共时性与顺序性的心理事件;
6、艺术使得传统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显得正常化和通俗化;
7、有些压抑的心理力量,经艺术创作可得以升华,而不至于转变成毁灭性力量。
绘画艺术疗法的应用
在儿童培养中的运用:
绘画作为一种符号表征形式,是人类心智发展的重要成就之一。在儿童发展过程中,绘画作为一种图语,是儿童认识世界和进行交流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如果我们给孩子提供最基本的材料,比如纸张、软笔、颜料和铅笔等,所有儿童都会表现出一种内在的绘画愿望。他们能够非常独立的发现表达自己世界的方式,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到自己的发明创造所带来的快乐。绘画对孩子而言,是情绪的自然表达,也是孩子们传递情感最直接的途径。
了解孩子的心理状况;
帮助孩子释放不良情绪;
及时发现孩子的潜能,适时培养;
有针对性的培养孩子15种以上的能力;
通过对孩子绘画作品的分析;
帮助家长明确亲子关系改进之处。
在青少年心理辅导中的运用:
易于引发学生兴趣,与学生建立友好、信任关系;降低学生的防御机制,有利于真实信息的收集;有效帮助学生释放不良情绪;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15种以上的能力;不受学生语言、年龄、认知能力及绘画技巧的限制;不受环境限制,既可应用于团体辅导,又可应用于个体咨询;经济省时、易于操作;
在企业中的应用:
员工个人成长与探索;人际沟通;团队合作;员工减压;生涯规划。
在心理咨询中的运用:
心理测量、心理诊断、心理治疗;个人成长探索;婚恋关系;童年创伤;物质依赖;网络依赖;情绪困扰;问题行为。
课程适合对象
1、大、中小学学校心理老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
2、心理咨询与治疗机构工作者;
3、企业管理和培训人员:包括企业管理咨询、人力资源管理人员;
4、监狱管理、社区心理援助与社会工作者;
5、艺术和心理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
6、心理学爱好者、期望自我探索的朋友;
注:绘画疗法与绘画技能无关,有无绘画基础均可参加。
课程收益
1、一次绝好的自我心灵探索与成长体验;
2、充分了解绘画疗法的生理、心理学依据与操作原理;
3、熟练掌握常用绘画治疗临床技术的实际操作技巧;
4、掌握不同色彩、线条、艺术材料的解读技巧;
5、掌握绘画疗法中的投射技术的应用;
6、掌握绘画疗法中的意象技术的应用;
7、掌握艺术材料在绘画疗法中的运用;
8、掌握团体绘画带领技巧;
9、藉由绘画治疗精髓的掌握,提升自身人际关系技巧与人生格局。
导师介绍孟沛欣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咨询和测量专业博士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心理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艺术治疗师
★著名绘画艺术心理治疗专家
★心理咨询师论文评审委员
★中国心理学会会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
2014-2015年京师博仁绘画治疗工作坊教学安排详见官网
您对绘画治疗感兴趣,请关注京师博仁官方微信borenxinli,更多精彩尽在其中。您也可以关注京师博仁绘画治疗简章:。详情咨询:400-6262-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