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合教育提升司考教学服务的五项训练
为了切实提高司法考试的授课质量和专业服务水平,众合教育苦练内功,提出五项训练,来确保在2010年为广大学员提供满意的教学服务。
1.构造真正一流名师团队。目前全国讲授司考辅导课程的各学科教师队伍不足百人,其中广受学员认可的不超过四成,与庞大的授课量相比,优秀教师资源可谓是行业的最稀缺资源。众合教育名下的近二十位老师与近二十位签约老师团队的构造,是众合教育成立以来用心最大用力最足者。我们与诸位教师结合成最紧密的事业共同体,成为密切的合作伙伴。众合教育依据以下标准选取教师合作伙伴:首先,具有相当深厚的学术修养,在所在学科有一定的学术地位或者学术潜力。对于年轻教师,要求出身名校法学院,追随学术大师、学科带头人攻读博士者。要学有成者拒绝纯粹教书匠,要课堂教学的灵气拒绝匠气,要研究功力拒绝徒有皮毛。其次,高度认可众合教育的事业理念。我们致力于创立一家中国最优秀的法律教育培训机构并为此而奋斗,而不是为五斗米折腰。高度的理念认可是众合教育教师团队最好的粘合剂,这使得我们有一股共同的精神并在教学、专业服务等各个环节上迸发出来,形成令人尊敬的文化氛围。再次,为人正直谦逊、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要对学员负责不要动辄耍大牌,要谦逊不要浮躁,要和气不要戾气,这在整个行业中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一点上稍对行业有些了解的人士都知道其重要性。比如,众合教育绝对不允许同科教师之间因为课堂教学中某些知识点上的学术观点差异而相互拆台。最后,能够有相当的时间、精力的投入。所谓方能业精于勤,惟有如此,方能不落空为一句轻诺。
2.追求讲授内容的统一化、标准化与模块化。目前的业界形态是,能够聘请到各科授课质量有保障的教师来完成既定的授课,就已经算是对学员最负责任的机构了。但实际上,对于司法考试这样具有成熟命题模式的资格考试而言,各科命题具有显然的统一的模式与风格要求,这要求考前辅导教育的各科授课以及不同教师的讲授必须具有统一化的授课内容与模式。众合教育矢志于为学员提供满意的教学服务,在确保每一位教师授课质量之基本前提下,更要求努力实现授课内容与模式的统一性。为此,我们协商各个学科的各位教师,经过一年多的精细研发,制定了一份周详的教学模式,核心内容是最大限度统一民法、刑法、行政法、民诉法、刑诉法、商经法、三国法、理论法学等八大学科的授课模式,形成课堂上学员能够感受到的众合模式与风格,以及努力统一同一个学科不同教师之间的授课内容,包括课前热身、课件编排、课件举例、课后单元模测、全真模考等各个环节。一句话,真正实现每一个学科讲授内容的统一化、标准化与模块化。相信在2010年走进众合教育司考培训课堂的学员,是第一批能够真切感受到与以往经验极不相同的课堂授课氛围与效果的。
3.研发精品图书资料精品。众合教育核心教师都具有八年以上的司考教材教辅的编纂经验,更有以《专题讲座》、《重点法条解读》、《红腰带》、《司法考试历届试题解析五卷本》等为代表的司考教材教辅畅销书的骄人业绩。在此成绩与经验基础上,我们成立由近30名全职法学博士后、法学博士、法学硕士、法律硕士组成的司法考试专业服务与图书研究中心,除了专注于传统的司考教材教辅、试题资料编撰外,更重要的使命是研发中国国家司法考试的命题规律,开发新的图书系列与体系化的试题资料,形成自己的强大数据库和综合利用的全套方案。为此,我们制定了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并正在按计划的向前推进。可以提前告诉广大学员的是,我们承诺,在众合教育2010年的课堂上,我们会提供给学员全新的试题资料与信息服务,而不是业界通行的简单抄袭、模仿真题的试题资料或者相互抄袭的资料。
4.打造专业化服务团队。上述由近30名全职法学博士后、法学博士、法学硕士、法律硕士组成的司法考试专业服务与图书研究中心,除了负责提供众合教育司考图书与资料外,还承担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为面授、网授学员提供个性化的专业知识学习服务,尽力满足司考学员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服务的环节和项目包括课前热身测试、课堂专业答疑、课下答疑、网上答疑、模考测试测评披卷以及个卷分析、个人学习计划制订与实施过程监督等。为此,作为一个创新性环节,众合教育2010年课程安排做出一个重大安排:适当减少通讲课程份额,增加个性化专服的分量,并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
5.重视网络学习服务供给。我们注意到,业界越来越重视网络学习供给在教学服务中的角色,随着学员们年龄低龄化以及在校化的趋势发展,网络学习在学员个人中的学习中也愈发重要。在此形势下,众合教育打破业界面授服务、网络学习服务两张皮的境况,采取以下措施确保网络学习供给给每一位有需求的学员:第一,制作全方位的网络产品,丰富网络产品,做到众合面授有的,网络就有;众合面授没有的,网络也有。别人有的,众合网络就有;别人没有的,众合网络也有。第二,极力缩小面授与网授的时间差,做到尽可能的同步。第三,为面授班的学员开放足够的免费网络产品,即使封闭学习的学员,只要拥有个人电脑就可以随时上网接受专业服务。第四,网络服务的真谛在于个性化服务,我们将逐步进行大投入,努力实现满足每一位考生客户的网络个性服务需求。
众合教育创业理念---------众合基本法(节录)
创业理念
(愿景)
第一条方圆众合的追求愿景,是在法律教育领域帮助学员实现的梦想,并依靠点点滴滴、锲而不舍、精诚合作的艰苦奋斗,成为中国最优秀的法律教育培训机构,为社会提供满意的法律教育培训服务。
我们要创立一个守法合规、令人尊敬、具有崇高社会地位、坚决践行社会责任、努力创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俱佳的法律教育培训集团。
为了使方圆众合成为一流的法律教育、培训提供者,方圆众合将永不进入法律教育、培训以外的其他行业;同时,方圆众合将在国家的法律、政策框架内,力所能及的资助中国的法学研究,助力中国的法治建设事业。
(教师与员工)
第二条师德高尚、学识渊博、勤于钻研、教法优良的教师是方圆众合生命的源泉。尊重教师、善待教师、培养教师、发掘每一位教师的潜质,让每一位教师与方圆众合一同成长,是我们事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必然要求。
认真负责和管理有效的员工是方圆众合最大的财富。尊重知识、尊重个性、集体奋斗和不迁就有功的员工,是我们事业可持续成长的内在要求。
(教学服务)
第三条认真研究教育的规律,深入领会教学之精髓,广泛吸收教育领域的先进经验,虚心向国内外优秀教育者学习,吸纳最优秀的教师,创造最有效的教学方法,用我们卓越的教育水平向社会提供优良的教育培训服务。
(精神)
第四条追求法治、热爱生活、彼此信任、相互尊重是我们凝聚力的源泉。责任意识、创新精神、敬业精神与团结合作精神是我们文化的精髓。诚实守信、实事求是是我们行为的准则。
小胜靠智,大胜靠德。以德做事、以德做人、以德服人,是我们永远的行事准则与信条。
(利益)
第五条方圆众合主张在学员、员工、教师、管理者与股东之间结成利益共同体。努力探索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内部动力机制。我们决不让任何人吃亏,奉献者定当得到合理的回报。
在公司内部的重大利益分配面前,方圆众合秉持的理念与原则是:先教师、次员工,再管理层、后股东。这一理念与原则将通过公司内部的制度安排贯彻在公司的每一个利益分享的重要环节。
戒欺,是方圆众合处理一切与外部关系的不得融通的法则。
在学员与方圆众合之间,方圆众合坚持先予之、后合理取之的利益共赢原则。
在合作伙伴与方圆众合之间,方圆众合坚持共生共赢、长期合作的利益分享模式以求共同成长。
(智慧)
第六条方圆众合提供的是无形的教育服务,也没有可以依存的自然资源。所有的产品都是人类的智慧。唯有在人的头脑中不断挖掘,才能将精神转化成物质,而物质文明又用来巩固精神文明。我们坚持以精神文明促进物质文明,物质文明反哺精神文明的方针。
这里的智慧,不仅仅包含知识、管理、道德情操,也包含了一切促进方圆众合事业发展的无形因素。
(社会责任)
第七条方圆众合以教育回报社会、回报国家和追求法治为己任,以我们的发展为国家的法治事业作出贡献。我们承诺,以自己之力,合全体之力,矢志不渝地专注于以法律教育培训为中心的教育培训事业,并以此为支点参与到中国法治建设的伟大事业。为伟大祖国的法治昌明,为我们社会的长治久安,为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为自己和家人的幸福而不懈努力。
愿景规划
(发展路径)
第一条方圆众合以司法考试辅导为起点,拓展相关法律培训,以恰当途径进入全日制法学教育,打造法学教育、法律培训、考试辅导、职业培训、图书出版为一体的教育事业链,做中国最强最大的法律职业教育培训机构。
司法考试是我们最熟悉的行业,我们致力于为司法考试考生提供最优质的辅导服务;致力于成为司法考试辅导市场的领先者。
司法考试项目的经营达到既定的目标后,我们将投资进入其他法律培训领域,力争尽快建立起全方位的法律职业培训体系,为法律职业共同体提供优良的相关法律培训服务。
在此之后,我们将全力进入全日制高等教育领域,收购或成立独立的高等教育学院,为学生提供优良的适应高层次法律职业需求的全日制法律教育服务。
(领域拓展)
第二条我们进入新的成长领域,应当有利于充分发掘教育潜力,有利于发挥现有资源的综合优势,有利于带动整体扩张。顺应教育行业的大趋势,顺应市场变化的大趋势,顺应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才能使我们避免大的风险。
只有当我们看准了时机和有了新的构想,确信能够在该领域中对服务对象和社会进步做出与众不同的贡献时,才进入前景广阔的相关新领域。
(成长牵引)
第三条机会、人才、教学和产品是成长的主要牵引力。这四种力量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机会牵引人才,人才牵引教学,教学牵引产品,产品牵引更多更大的机会。加大这四种力量的牵引力度,促进它们之间的良性循环,就会加快我们的成长。
(成长速度)
第四条我们追求在保证教学、培训服务质量基础上的成长最大化。在司法考试领域,我们必须超过行业中主要竞争对手的增长速度;在其他领域,我们必须达到和保持高于行业平均的增长速度和行业中主要竞争对手的增长速度,以增强我们的活力,吸引最优秀的人才,实现各种资源的最佳配置。在教育、培训服务行业,尤其是司法考试辅导行业,要么成为市场绝对占领者,要么被淘汰,没有第三条路可走。
(成长管理)
第五条我们不单纯追求规模上的扩展,而是要使自己变得更优秀。因此,高层领导必须警惕长期高速增长有可能给产品质量和内部组织带来的危险和威胁,必须对成长进行有效的管理。在促进方圆众合教育迅速成为一个大规模集团的同时,必须以更大的管理努力,促使公司更加灵活和更为有效。始终保持造势与做实的协调发展。
价值分配
(价值创造)
第一条我们认为,劳动、知识、企业家和资本创造了公司的全部价值。我们尊重为方圆众合作出努力的每一个人的价值。
(知识资本化)
第二条我们是用转化为资本这种形式,使劳动、知识以及企业家的管理和风险的累积贡献得到体现和报偿;利用股权的安排,形成事业的中坚力量和保持对事业的有效控制,使事业可持续成长。知识资本化与适应社会变化的有活力的产权制度,是我们不断探索的方向。
我们实行员工持股制度。一方面,普惠认同方圆众合的模范员工、教师,结成利益与命运共同体;另一方面,将不断地使最有责任心与才能的人进入事业发展的中坚层。
(价值分配形式)
第三条方圆众合可分配的价值,主要为组织权力和经济利益;其分配形式是:机会、职位、荣誉、工资、奖金、安全退休金、医疗保障、股权、红利,以及其他人事待遇。我们实行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相结合的分配方式。
(价值分配原则)
第四条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可持续发展,是我们价值分配的基本原则。建立有效的业绩激励机制。
按劳分配的依据是:能力、责任、贡献和工作态度。按劳分配要充分拉开差距,分配曲线要保持连续和不出现拐点。股权分配的依据是:可持续性贡献、突出才能、品德和所承担的风险。股权分配要向核心层和中坚层倾斜,股权结构要保持动态合理性。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的比例要适当,分配数量和分配比例的增减应以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为原则。
(价值分配的合理性)
第五条我们遵循价值规律,坚持实事求是,在内部引入外部市场压力和公平竞争机制,建立公正客观的价值评价体系并不断改进,以使价值分配制度基本合理。衡量价值分配合理性的最终标准,是竞争力和成就,以及全体员工的士气和对事业的归属意识。
-李建伟编写
武汉众合地址:武汉市洪山区珞瑜路吴家湾邮科院路特1号湖北信息产业科技大厦19楼1号
乘车路线:15路、18路、25路、59路、401路、510路、518路、518路区间、518路通宵线、521路、536路通宵线、583路、591路、593路、613路、702路、702路、703路、709路、728路、810路、913路到吴家湾下车即到。
咨询电话:027-87690837
我的热评日志
《2012年司考大纲增删对比与分析》讲义、录音下载2012-05-2210:57
2012年武汉众合周末系统强化班豪华师资安排2012-04-2517:10
系统强化班—全面展开复习,奠定过关全面知识基础2012-04-17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