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港珠澳跨海大桥的桥梁钢出自东大团队

被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港珠澳大桥,大量应用东北大学王昭东教授带领团队研发的基于新一代控轧控冷工艺的高性能绿色桥梁钢。在2018年1月8日召开的2017年度全国科技奖励大会上,东北大学“热轧板带钢新一代控轧控冷技术及应用”项目获评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东北大学王昭东教授及其团队研发的新一代控轧控冷工艺,有效满足了桥梁钢高强度和高韧性的需求。通过优化的成分设计+控制轧制+轧后超快冷冷却,在提高强韧性能基础上,降低了屈强比,满足了桥梁的抗震和抗应变设计。依托超快冷装备,采用在线热处理替代离线正火热处理,促进了高性能桥梁钢标准的升级换代。

据悉,热轧板带钢新一代控轧控冷技术,是“资源节约、节能减排”绿色钢铁制造的代表。该项目创建了热轧钢材新一代控轧控冷技术体系,开辟了节省合金元素、提高钢材性能的新途径;创建了热轧钢材一体化组织调控理论,再造了一个绿色化钢材成分和工艺体系;自主研制出系列首台套热轧钢材先进快速冷却装备与控制系统,成为我国热轧钢材生产线主力机型;阐明了热轧钢材组织演变规律和强韧化机理,开发出系列低成本高性能钢铁材料。

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发的新一代控轧控冷工艺的桥梁钢板,在使用过程中性能稳定性良好,有优异的强韧性和焊接性能,钢板尺寸精度高,表面质量优良,各项指标均完全能够满足超大跨度桥梁结构施工的使用要求,有力支持并大大提高了我国桥梁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该项目获发明专利87项、发表SCI/EI论文149篇、专著9部、国际会议报告47次,获得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

东北大学王昭东教授及其团队的成果构建起我国独有的节约型钢材生产理论体系被相继列入科技部、工信部、发改委等5部委16项产业政策指南文件,有力推动了我国钢铁工业节能减排和绿色化转型升级,实现了我国钢铁材料性能的全面提升,促进了重大冶金装备国产化进程,满足了国家用钢急需,提升了国家重大装备的自主保障能力。与此同时,该科研课题还为企业和社会培养高级人才和专业工程技术人员近百人,提升了我国钢材制造及产品开发的专业技术水平。(中国日报辽宁记者站)

加载全文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图片来自用户自主上传,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

以上是东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奥鹏中心)为大家整理的有关港珠澳跨海大桥的桥梁钢出自东大团队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访问学习资讯新闻专栏。

相关课程

更多>
2020猎学网广告栏
申请课程免费试听名额

课程顾问24小时内联系您

你好

顾问将于24小时内联系您!

确定
在线咨询 微信咨询 立即报名
申请1对1课程顾问咨询服务
×
你好

顾问将于24小时内联系您!

确定
猎学网 >东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奥鹏中心) >港珠澳跨海大桥的桥梁钢出自东大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