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上海UI设计之科外——交互设计六大定律

2015-12-28 阅读:61 来源:上海跑赢职场
进入>

今天由上海跑赢职场的小员,给跟大家科补下,关于交互设计的六大定律。希望看到的朋友能够喜欢!好了,废话不多说,且往下瞧吧!

1、菲茨定律(费茨法则)

1954年保罗.菲茨首先提出,用来预测从任意一点到目标中心位置所需时间的数学模型,在人机交互(HCI)和设计领域的影响却最为广泛和深远。

从一个起始位置移动到一个最终目标所需的时间由两个参数来决定,到目标的距离和目标的大小(上图中的D与W),用数学公式表达为时间T=a+blog2(D/W+1)。

菲茨定律的启示:

·按钮等可点击对象需要合理的大小尺寸。

·屏幕的边和角很适合放置像菜单栏和按钮这样的元素,因为边角是巨大的目标,它们无限高或无限宽,你不可能用鼠标超过它们。即不管你移动了多远,鼠标最终会停在屏幕的边缘,并定位到按钮或菜单的上面。

·出现在用户正在操作的对象旁边的控制菜单(右键菜单)比下拉菜单或工具栏可以被打开得更快,因为不需要移动到屏幕的其他位置。

2、席克定律(希克法则)

定律:一个人面临的选择(n)越多,所需要作出决定的时间(T)就越长。用数学公式表达为反应时间T=a+blog2(n)。在人机交互中界面中选项越多,意味着用户做出决定的时间越长。例如比起2个菜单,每个菜单有5项,用户会更快得从有10项的1个菜单中做出选择。

友情提示:席克定律多应用于软件/网站界面的菜单及子菜单的设计中,在移动设备中也比较适用。

3、神奇数字7±2法则

1956年乔治米勒对短时记忆能力进行了定量研究,他发现人类头脑最好的状态能记忆含有7(±2)项信息块,在记忆了5-9项信息后人类的头脑就开始出错。与席克定律类似,神奇数字7±2法则也经常被应用在移动应用交互设计上,如应用的选项卡不会超过5个。

4、TheLawOfProximity接近法则

根据格式塔(Gestalt)心理学:当对象离得太近的时候,意识会认为它们是相关的。在交互设计中表现为一个提交按钮会紧挨着一个文本框,因此当相互靠近的功能块是不相关的话,就说明交互设计可能是有问题的。

5、泰思勒定律(复杂性守恒定律)

该定律认为每一个过程都有其固有的复杂性,存在一个临界点,超过了这个点过程就不能再简化了,你只能将固有的复杂性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外一个地方。如对于邮箱的设计,收件人地址是不能再简化的,而对于发件人却可以通过客户端的集成来转移它的复杂性。

6、防错原则

放错原则:大部分的意外都是由设计的疏忽,而不是人为操作疏忽。通过改变设计可以把过失降到最低。该原则最初是用于工业管理的,但在交互设计也十分适用。如在硬件设计上的USB插槽;而在界面交互设计中也是可以经常看到,如当使用条件没有满足时,常常通过使功能失效来表示(一般按钮会变为灰色无法点击),以避免勿按。

好了,介绍到这里,感兴趣的朋友相信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去找找其他的定律法则,例如:转向定律、古登堡图法则,适用性很强的帕累托定律(80/20原则)、三等分原则等,在此就不一一熬述例举了。

加载全文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图片来自用户自主上传,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

以上是上海跑赢职场为大家整理的有关上海UI设计之科外——交互设计六大定律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访问学习资讯新闻专栏。

相关课程

更多>
2020猎学网广告栏
申请课程免费试听名额

课程顾问24小时内联系您

你好

顾问将于24小时内联系您!

确定
在线咨询 微信咨询 立即报名
申请1对1课程顾问咨询服务
×
你好

顾问将于24小时内联系您!

确定
上海猎学网 >上海跑赢职场 >上海UI设计之科外——交互设计六大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