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智能手机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多丰富实用的功能,比如平时颇为在意金钱去向的我,就是一个手机记账App的使用者,曾经尝试过各种记账App,但好像都有那么一点不满意,于是我就想如果是我来设计这么一款App的话,我会怎么去设计呢?本文记录的就是一次移动记账App的设计探索过程。
一.设计前的思考
简单、高效和安全是设计之初就想到的三个关键词
在一天的使用过程中,我很可能存在多次记账的需求,这也意味着我会频繁打开这个产品,简单和高效可以让我更快的完成任务。记账因为涉及到资金这个问题,所以它同样需要一定的安全性。如果要给这个App一个定位的话,我认为它是一款“能满足大众基本记账需求的轻便的移动记账App”。
基于以上的思考,很快就产出了以下稿子:
视觉呈现上,我把它做的非常简洁干净,在进入密码解锁以后直接呈现一个列表,左下角则是有一个常驻的悬浮着的绿色添加按钮,用来添加一笔支出或者收入。
当然也有比按钮更优雅一点的方案:
通过手势下拉的操作展开一笔新的支出或收入,因为手势的优势在于没有固定的需要点按的操作位置,能有更高的效率。
尽管看似合理的初步方案就这么出现了,但是如果仔细深入思考的话,会发现它并没有实际解决你希望能够更高效记账这个行为。出于安全的考虑,你始终在打开记账App后需要输入四位的密码,然后才能进入记账的行为,这个过程会让你在每次记账的时候都需要多按几次手机。
为了解决这个痛点,我从最基本的使用场景出发,思考了以下几个问题:
00001.
我打开记账App的目的是干什么?
00002.
00003.
为什么记账?
00004.
00005.
什么时候记账?
00006.
针对第一个问题,答案很显然:目的就是记账或者查看收入和支出的报表。第二个问题,记账的目的则是因为想了解自己的财务状况/收支分布。而针对第三个问题:一般情况下则是在完成一笔消费后,或者可能是晚上回忆一下整天的消费统一记录。
在重新整理完这些思考以后,我最终决定重新拟一套设计方案。
二.思考后的重设计
非首要功能,不应成为主路径上的障碍
在我常试过的很多记账App中,它们都提供了密码保护的功能,但也却因为这个密码保护功能使得记账的操作多了很多的步骤。在这一点上,金蝶的“随手记”做的不错,在密码保护界面提供了快捷入口。然而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我并不是非常喜欢在密码保护界面多那么几个快捷入口的方式,至少我希望在不影响实际体验的情况下,能使界面显得更简洁一点。我反复思考后得出的结论是:密码保护需要保护的是账单隐私,而不是“记账”这个行为。
可以做一个大胆的设定,打开App后,如果直接进入记账界面,可以为我节省很多操作的步骤,甚至减去了密码保护界面点击一次快捷入口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