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猴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中国人民更喜爱的神话人物之一。西游记通过神话小说的形式,表现出了中国丰富的社会内容,迂回地反映出了当时中国的社会矛盾,表达了中国人民的愿望和要求。下面我们来看看西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影响吧。
卓绝点:西游记之孙悟空
《西游记》是一部神话小说,作者用诙谐幽默的笔墨,利用对小说中人物的描写间接的描述了对现实生活的不满。《西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与其他的作品的不同之处在于作者通过孙悟空这一人物形象来反映了当时人民群众希望能够反抗压迫和剥削,渴望战胜封建统治的愿望。而孙悟空的出现恰恰迎合了人们的期望,它积极乐观、勇敢坚强,充满了斗争精神,它身上不希望被约束和管制的思想恰好是劳苦大众们内心所期盼的。
第二点:西游记之唐僧
《西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还刻画了一个经典人物,那就是唐僧,他是典型的封建礼教的产物,迂腐且胆小、对取经执着但本身能力却有限,常常因为误信谗言而对孙悟空进行无理的责骂,他看似有情实则无情。他本应是一个被歌颂和表彰的人物,但却成为了作者笔下被讥讽的对象。唐僧其实就是当时封建社会的一个代表,作者对他的抨击实则是反应了对当时封建统治的不满。
第三点:西游记之猪八戒
猪八戒是西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另一个代表人物,相比本领高强的孙悟空和迂腐顽固的唐僧,他更贴近于一个普通的人。他拥有中国人身上的优点,例如憨厚老实,重情重义,能吃苦耐劳,但同时他又有中国人身上的缺点,如贪婪好色,自私懒惰,虽然对取经事业很向往,但是一遇到困难时就会不由自主的退缩,搬弄是非,爱耍小聪明也是他的一大缺点。而猪八戒身上的这些优点和缺点恰恰是更能反映人性的,是一个更真性情的人物。
《西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至今仍然深受人们的喜爱,它为我们揭露了当时的社会面貌,为后世研究历史提供了重要的依据。而作者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充满戏剧张力的写作手法,也是当代作家需要学习和借鉴的。
温馨提示:未经明确许可,任何网站不得非法盗链及抄袭本站资源;如您引用教头网页面或资源,请注明来源于教头网,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