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成都宗氏画室解读教育部关于中小学教师退出制机制

2017-04-24 阅读:238 来源:成都宗氏画室
进入>

热议了很久的中小学教师退出机制,今年起就要全面开始施行了。

中小学教师定期注册制度,成为教师进退的“门槛”,合格者继续从教,不合格者则自动退出。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项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让教师队伍有很好的“源头活水”,将个别不符合要求的老师清退出去。

中小学教师队伍数量庞大,来源渠道不一,其中既有杰出者,也有不适宜从教者。因事实上存在的教师“铁饭碗”制度,即使其中有不合格者,学校也无可奈何,既不能也不敢将其辞退。长此以往,教师队伍只有进,没有出(自然减员除外)。

一些不合格人员长期占据着教师岗位,无法腾出编制补充新教师。有数据显示,全国约有10%的县,连续3年无法补充新教师。“只进不出”,导致一

些地方教师队伍僵化,教育缺少活力;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影响广大教师的积极性,给学校管理带来很大难度,也引起了学生和家长的不满。全国人大常委

会原副委员长路甬祥等曾多次在两会上提出,建立健全教师补充退出机制,大力提升教师队伍素质。中小学教师定期注册制度实施,这个老问题可望有所改观。

“铁饭碗”即将被打破,有人高兴有人忧。忧者担心,打破教师的“铁饭碗”,可能会得罪人,可能会给教师带来压力,可能会给学校管理带来一些麻烦。而复杂的退出程序如果操作不公,麻烦可能会更多……

任何改革的过程,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这些担心也许明天就会发生。但评价改革的一个重要标准,是这项改革是为了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

高,老百姓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中国未来的发展,也急需大批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有了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才有高质量的教育和高层次的人才。

退出机制本该是一种常态。在企业,退出机制早就实施,“能者上、庸者下”早已成为共识。在机关,公务员也开了辞退的口子,不合格照样走人。教师

作为一个职业,理应遵循职业进退的规则,不能有任何“特殊”。要知道,企业不合格员工造成的损失,可能是生产了次品。而不合格教师带来的问题,可能是对一

个孩子一生的影响。从这个角度来看,教师职业的门槛应该比其他职业的要求更高、更严。因此,我们应该用平常心来看待教师的退出。

当然,不合格教师退出之后,不能简单地推向社会,应该通过培训转岗、离职,尽可能降低改革的风险。对转岗教师而言,离开不适合的岗位,换一种人生,也未必是坏事,还有可能是新机遇。总之,队伍流动起来,这个队伍才有生机和活力。    

加载全文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图片来自用户自主上传,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

以上是成都宗氏画室为大家整理的有关成都宗氏画室解读教育部关于中小学教师退出制机制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访问学习资讯新闻专栏。

相关课程

更多>
2020猎学网广告栏
申请课程免费试听名额

课程顾问24小时内联系您

你好

顾问将于24小时内联系您!

确定
在线咨询 微信咨询 立即报名
申请1对1课程顾问咨询服务
×
你好

顾问将于24小时内联系您!

确定
成都猎学网 >成都宗氏画室 >成都宗氏画室解读教育部关于中小学教师退出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