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什么,就唱什么?
随着微信的广泛应用,“朋友圈”成为很多人了解时事、把握时尚资讯的一个重要途径。经常会看到有人在朋友圈里转各种音乐的链接,比如哪国的几岁小孩就 能唱出天籁之音,哪国的无伴奏童声合唱如何美妙动人。本来朋友圈是个挺好的“不出家门可知天下事”的工具,不料有些爱“刷屏”的父母跟风太快,急切“望子 成龙”,一看流行什么,赶紧带着孩子寻访名师,投考名团,也想早日让自己的孩子唱出“天籁之音”。
笔者认识的一位声乐教师最近就遇到这样的家长,让她既无奈又着急。这位多年从事声乐教学、知晓声乐循序渐进规律的教师希望笔者能帮着呼吁一下:“什么 年龄发什么声!”让家长们不要过于迷信几岁的孩子能发出莎拉•布莱曼的声音就是好的,别让孩子们跟风学太多成人歌曲,把好好的童声都唱成了“老人腔”。天 真烂漫的孩子们,最美好的是童真,最美丽的是童声,就该唱一些自己国家自己民族的童谣,说好母语比学习任何外语都重要。这位声乐教师就遇到过许多演唱外语 歌曲的学生,乍一听是外语,细一听没一个音是对的。加上没有感谢的体会,理解不了语言中蕴含的美,唱出来的声音也是“干巴巴”。
从孩子到成人,都在唱着不适合自己的歌,这是流行还是病?或许是这个社会太浮躁,孩子盼着长大,成人盼着还童,草根盼着变红,大腕盼着“常青”,所有人 都生怕赶不上流行的大潮,都不愿意被抛在潮流的后面。只是,流行就一定是好的吗?记得著名作家萧伯纳曾说过的一句名言:“流行的就一定是高尚的吗,那么流 行感冒也是很高尚的了?”看来,面对流行,有一颗沉着的心很重要,至少不会随波逐流地唱错不属于自己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