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造强国”到“智造强国”的转变
两会代表热议“全面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会中提到“制造强国”到“智造强国”的转变必须政府搭台,校企合作。
现目前,公共教育与企业需求严重脱节,导致刚毕业的学生需要1到两年的时间来适应社会和企业的需求。如果在学校中就加入了企业需求的课程,那么,学生成为企业可用人才的时间将大大缩短。
二、盯准职业教育先进国家
德国,10年前,中国政府考察德国的职业教育发现,80%的年轻人更愿意进入职业学校,这是因为,在德国,技术工人的工资是公务员的2倍以上。作为高校输送的高技术人才的工资也可以向这个目标前进。
三、职业教育不能只盯着就业
沈琪芳代表认为,职业教育和经济紧密相连,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核心是要符合现代技术的发展、符合现代产业的转型升级、符合现代社会服务的变化需求,今年的提法实则回归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本位。同时,沈琪芳表示“职业教育是一种跨界的教育”,“它一头连着经济,一头连着教育,这么一个类型的教育,单凭一个学校、一个部门抓职业教育,绝对是‘封闭办学’、‘闭门造车’。”
就这次的两会关于职业教育的发言来看,还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对于已形成的教育系统和企业将形成强烈的刺激信号。对企业的用工需求将得到更好的解决。
综上,希望集团的希望教育培训机构在探索校企合作的路上走在了前面,在这几年的发展中,逐步发展成为了优质教育与订单式培养的先锋式团队。希望教育背靠希望集团强大的师资力量,订单单位与专业不断增多,课程不断优化,取得了企业与培训机构的双赢的特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