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上海市教委在其官方网站公布了2016 年度本科预警专业名单,今年共有10个本科专业被列为2016年度预警专业,其中曾经非常热门的新闻学、法学等专业均上榜。
鉴于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工商管理、物流管理、新闻学、旅游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市场营销、行政管理等10个专业在高校重复设置相对较多,在部分高校中连续多年招生录取率和毕业生签约情况不太理想,上海市教委将上述专业列为2016年度预警专业。
市教委提醒,设置上述专业的相关高校要高度重视,树立危机意识,做好专业自主评估工作,评价和分析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度,重视招生录取、培养过程和毕业就业之间的联动关系,分析专业教学与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加强专业建设与改革,及时制订相应的改革和发展措施。
在此前几年,上海市教委也公布过本科预警专业,其中2014年公布了7个本科预警专业,2013年公布了15个本科预警专业,2012年公布了18个本科预警专业。
2014年度共有7个专业被列为预警专业。具体包括: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市场营销、电子信息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物理学、社会工作、社会学等专业。从全市层面看,上述专业在上海市高校中重复设置较多,连续多年招生第一志愿录取率偏低,调剂和征求志愿录取率偏高,且毕业生签约率偏低。同时还提出高校如拟增设已列入预警范围的专业,上海市委将不予受理其备案申请。
2013年共有15个专业被列为预警专业。具体名单为:日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艺术设计、市场营销、物流管理、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电子信息工程、环境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广告学、电子商务、社会工作、交通运输。上述专业在本市高校中重复设置多,连续多年招生第一志愿录取率低,调剂和征求志愿录取率高,且毕业生签约率和就业率低。
2012年共有18个专业被列为预警专业。将本市高校中连续3年以上签约率低且布点较多的18个本科专业列入2012年度预警专业名单。具体为:社会工作、社会体育、广告学、艺术设计、表演、动画、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信息与计算科学、材料化学、电子信息工程、网络工程、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食品质量与安全、国际商务、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会展经济与管理。
因为一些专业的就业情况会根据社会情况的发展而变化,所以近几年的预警专业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