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成长的时候,除了大方向的引导,还有对每件事情的结果处理,对幼儿的影响是很大的。所谓结果处理,那就是批评与奖励了。本文我们重点讨论一下奖励的问题。对于父母来说,奖励幼儿的方式,分为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
就这两种方式来说,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都是很常见的。或许就实际情况来看,物质奖励明显占多数。因为父母们平时忙碌,空闲时间很少,给幼儿买零食买玩具,幼儿会马上变得开心,效果也比较明显。精神奖励需要父母与小孩有长期的精神交流,从打基础开始交流一步一步地深入,效果也不是立即显现的,所以物质奖励更多见一点也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提到合适的奖励,除了方式问题,还有奖励的大小问题。合适的奖励方式配以合适轻重的奖励,才能有更好的激励效果,同时又不会偏向溺爱的陷阱。
就方式上来说,其实精神奖励的效果远比物质奖励来的有效和持久。精神奖励首先是建立在精神层面的交流上,有些父母可能认为幼儿的意识发展尚不完全,若要进行精神交流可能很难做到,暂且没有具体的科学标准来说明幼儿的认知发展范围,但就实际例子来看,父母用金钱宠爱大的孩子与被书香熏陶大的孩子气质是不一样的。父母从精神上对幼儿进行引导,尽管幼儿还小,不能有明确的回应,但时间长了,父母与孩子的交流可以逐渐达到新的高度。
精神奖励说得更直白一些,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爱和长久的相处,是一种深入地沟通培养出来的默契。但并不是一味地否定物质奖励,在必须时刻,物质奖励的效果是超群的,但长久来看,父母通过语言或是行动对孩子进行合适的精神上的奖励是持久的,也是更加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