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教委昨天宣布,2016年高考改革要点调整了语文和英语的权重,语文从150分上调到180分;英语从150分下调到100分;文理科综合从300分上调到320分;数学150分不变。
在北京高考改革要点出台之前,江苏、山东也已酝酿出新高考方案,江苏有意尝试探索英语学科的“一年两考”,不再计入总分,而是以等级形式计入高考成绩,高校在录取时将对英语等级提出要求;而山东省从明年起取消高考英语听力测试。
高考改革,根本上是两项改革,一是科目改革,二是录取改革。1985年以后,高考改革的总体趋势向减少高考科目方向发展。先是将理科7门、文科6门各减为“3+2”共5门,上海则实行“3+1”方案。1999年,教育部开始推行“3+X”科目考试方案。广东省率先开始在高考科目设置和考试内容上进行改革。
录取改革则是从2003年开始,北大、清华等22所高校被赋予5%的自主招生权,自主招生的高校迄今已扩大到了90所。2006年,教育部允许香港高校在内地自主招生。
前者改革是否成功并未有定论,后者更多被贴上了“争抢生源”的“标签”。“录取改革才是重点,但要循序渐进,同样也是非常艰难的,毕竟涉及到权力的下放。这次改革依旧是一次考试改革。”
“这次考试改革对学生的意义究竟有多大,值得思考。”一名学生家长说。而一些专家对北京减少英语分值所占比重持质疑态度,因为这一调整英语分值的改革,早在2008年江苏的高考改革中就已推出。
江苏2008年的高考改革方案是,高考只将语文、数学、外语计入总分,其他科目则计等级。其中,文科语文总分200分,数学160分,外语120分;理科的语文总分为160分,数学200分,外语120分。
江苏这一改革推行五年来,似乎并没有对基础教育中的英语应试教学带来改观,也没有因英语在高考总分中权重的降低,而让语文、数学的教育上一个台阶。从某种程度来说,上一轮改革是不成功的,而高考改革还是要打破“教招考”一体化,才是出路。
专家表示,英语高考改革本身对英语培训市场并没有太大改变。
中国的英语培训目前基本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英语考试培训,包括出国英语系列的托福、雅思等以及考研、高考、自考中的英语相关课程和考前培训;第二类是以白领、专业化人士等为主要消费群体的行业英语培训;第三类是少儿英语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