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永元策划制作的32集纪录片《我的抗战》9月4日起在全国十三个城市巡映并举行交流活动。11月7日,天津站作为第十三站也是最后一战在天津青年宫举行。我市近400名读者、影视爱好者及电视观众参与其中。《我的抗战》的主创人员:总导演曾海若、制片人胡小鹿、主要采访者张钧来到活动现场,与现场观众近距离交流。活动由《读库》主编张立宪主持。
活 动现场,首先放映了《第五战区》、《永远的微笑》和《松山之战》三集内容,珍贵的历史画面、精彩纷呈的电脑动画,以及亲历战争的老人们亲口讲述,让现场观 众无不为之动容。在点映完毕后,观众及嘉宾与主创人员的交流持续了一个半小时,就本片的创作及抗战的历史进行了深度交流和探讨。
《我的抗战》11月15日起将在各地电视台播出。如同之前制作的《我和我的祖国》一样,这套纪录片来自于崔永元花费了8年时间建立的《口述历史》资料库。目前,这个资料库中收录了3500人的口述历史资料,这些人中的大部分年龄超过了80岁,90岁、100岁的大有人在,他们大多是当年的普通一兵,其中 90%的人可能既是一生中第一次接受采访,也是最后一次。收集的口述历史影像300万分钟,纪录影像300万分钟,历史老照片超过300万张——数字还在不断更新,因为采访每天都在继续。
“我们在做的,是抢救性的采访。”张钧说,“早十年(开始)的话,抗日战争我们能访到战役的指挥者,现在可能只能访到一些士兵。抗战爆发到现在已经73年了,结束也65年了,当年20岁的小伙子现在已经90多岁。20岁 的小伙子当时能做什么?就是下级军官和普通士兵。但也暗合了我们的愿望,做普通人的口述历史——我小时候读历史课本,里面有一句话印象特别深,‘人民,只 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可当我有机会读过去的书,进入历史的时候,却发现人民一直是身首异处。我们如今有机会做这个事情,能不能在大的历史语境里 多出现一些人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