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中考物理知识点复习周

2017-03-23 阅读:286 来源:重庆似青教育
进入>

2016年中考的脚步越来越近了,很多同学复习的时候抓不住重点,要想学习高效,必须得知道哪些知识是重点,而不是盲目复习。这周我们给大家整理了物理必须记住的知识点,一定要记住哦!
声现象知识点归纳
1.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震动产生。震动停止,发生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截止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气体块。
4.利用回声可以测距离。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
6.减弱噪声的途径:
1)在声源处减弱。
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声纳、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物态变化知识归纳
1.温度: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把1标准大气压下沸腾的温度规定为100℃,在0~100℃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
1)实验室用温度计;
2)体温计;
3)寒暑表体温计:测量范围:35~42℃,每一小格0.1℃。
4.温度计使用:
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更小刻度值;
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进入待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6.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熔化吸热】。
7.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凝固放热】。
8.熔点或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晶体的熔点和凝固体相同。
9.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10.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发和沸腾,都要吸热。
11.蒸发: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12.沸腾:是在一定温度(沸点)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沸点。
13.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1)液体温度;
2)液体表面积;
3)液体上方空气流动快慢。
14.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
15.使气体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16.液化现象:“白气”、“雾”等。
17.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升华吸热】;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凝华放热】。  

加载全文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图片来自用户自主上传,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

以上是重庆似青教育为大家整理的有关中考物理知识点复习周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访问学习资讯新闻专栏。
上一篇:

相关课程

更多>
2020猎学网广告栏
申请课程免费试听名额

课程顾问24小时内联系您

你好

顾问将于24小时内联系您!

确定
在线咨询 微信咨询 立即报名
申请1对1课程顾问咨询服务
×
你好

顾问将于24小时内联系您!

确定
重庆猎学网 >重庆似青教育 >中考物理知识点复习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