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目的在于用,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才能实现学习的实用价值,这样才不至于使学习抽象化,成为空中楼阁,让学生感受不到,触摸不着。更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让学习生活化,尤其对于数学的学习,要想让学生学到真本领,就要让学生把课本上的知识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让数学走进学生的生活,整合数学与生活。
留意身边的容量
学生在四年级的时候会学到容量单位,升和毫升。虽然说,这两个容量单位很常见,但是对于中年级的学生来说,容量单位是抽象的,出示一个具体的装置,问学生它们的容积是多少,学生无从下手,没有概念。为了帮助学生建立容积的概念,更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让数学走进学生的生活,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
在学习升和毫升之前,给学生留预习作业,让学生去超市做个调查,看看我们更常使用的一些东西的容积。经过学生的调查,他们知道我们每天喝的矿泉水一瓶有500毫升,家里使用的食用油一桶有5升,一听可口可乐有330毫升.......学生了解了这些数据之后,要让他们进行比较、换算,一个装食用油的桶可以装下10瓶矿泉水......进行了这些准备工作后,再出现填单位这样的练习之后,即使学生不知道它们具体的容量,也可以通过类比的方法做出选择。
例如电热水器的容量约有40(),一袋酱油约有250(),有了先前的准备,学生很容易填出答案。这样,看似抽象的概念就具体化、形象化,学生既学习了新知识,又关注了身边的数学,真正做到了让数学走进学生的生活。
总之,数学的学习要时时刻刻地联系生活、联系实际,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又能使学生切实体会到学习的强大实用性,从而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在数学的学习中,要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要学以致用,要灵活运用知识,做到让知识活起来,随时随地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身边的问题,让数学走进学生的生活,让数学与生活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