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的美剧《Desperate Housewives》(绝望主妇)中有这么一幕,Gaby的女儿问Gaby有多爱她,Gaby回答“To the moon and back”(到月球再回来)。时隔多年,这句话依然让我感动。
大抵天下间所有的父母对子女的爱都是这样执着与无私,这是本性,是责任,是血浓于水的深厚缘分。而一个Baby从一降生,就自带一本爱的收支账簿,如果我们一味只是将爱塞给孩子,让这本账簿全是收入,没有支出,那么有些爱就淤积了,反让孩子成了无法感到别人的爱更无法将自己的爱传播散出去。
在幼儿园看到这么一幕,小男孩画了一张贺卡,兴致勃勃拿出贺卡,对妈妈说:“妈妈,这是我送给你的礼物,你一定要看哦。”妈妈敷衍地说了一声:“哦”,之后将贺卡随手胡乱塞进了背包里。男孩委屈的哭了“妈妈,你为什么看都不要看呀,我以后再也不给你礼物了。”
事后,男孩的妈妈把这件事当笑话出来讲:“你没看到他生气的样子,真好玩。”听的人中也有人笑,“小孩就这样,任性。”我却笑不出来,眼前只闪动着那双失望的眼睛。他得到爱,也想要回报给他所爱的人,却落了个一场空!孩子是需要知道父母爱自己,更需要知道父母也需要自己。这对孩子而言,是双重重要的事情啊!
在我高中时期,有一个很好的朋友。她父母都很慈祥,非常宠爱他们的孩子,竭尽全力的支持孩子读书,挂在嘴边的话就是“学生更重要。”她每天都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一点家务也不做,有时候她看见父母忙碌不忍心,想要帮着干点啥,还要遭到父母的呵斥,“你只管学习,别的不要管。”说实在话,那时候我挺羡慕她,因为在我自己家,我是没有这样的待遇,收拾屋子洗碗洗衣服都是我妈开给我的业余科目。看人家的小孩这么金贵,再看看自己,实在是心理不平衡。
后来我们都大了,我才发现,因为一直被父母偏移在自己的轨道上,从来没有也不需要付出,她更大的问题出现了。那就是不知道怎么对人好,也不会对人好,就连她更爱的妈妈,也是一不高兴就吼一顿,然后再后悔。她不会说很温情的话,也不会很温情的对待喜欢的人,有时候我明明都能看见她内心温情的闪动,她却偏要压抑着自己,做出若无其事的样子。可这也怪不了她,是父母一直让她只想着自己,不必对别人有任何回报,这种经年累月的暗示让她心里的一部分都蒙了尘,落了灰,对别人好的那种技能好像许久不上发条的玩具,彻底失去了动力。
任何爱,无论父母之爱还是伴侣之爱,都应该走双程。从一颗心到另外一颗心,如种子落到潮湿的土地,生根发芽,长出嫩绿的枝叶,生出一片阴凉。这样的爱才会有价值。
有些人奉行,孩子小不需要为父母做什么,以后他们就懂了。这是错误的想法,知道付出,是被训练的结果,而感受到付出的快乐,是比被爱还要大和广博的情怀。爱和能力无关,刚会画画的孩子给妈妈画一张贺卡,那就是他所能做出的更好的关于爱的表达,不应该被忽视,而应当被褒奖。你娇宠他,捧他在手心,他永远只需要想着自己,久而久之,就会变得自私,而自私的人很少有真正的快乐,因为他们永远只看到自己失去了什么,更后他们的世界将缩小到只有他自己。
爱不等同于娇惯,娇惯孩子是很短视的一种行为。漫长的人生中,当父母的只能有短暂的时间将孩子奉为至宝,在绝大多数光阴中,他们需要独自面对这个世界。教会他们除了爱,还要会懂得付出爱,才是父母给孩子更珍贵的一份礼物。父母的爱再浓再烈,若是都在他的心里结不出善意,那这样的爱还有什么意义呢?如果一个人连朝夕相对的父母都不知道怎么爱,在这个世界上还会有别的值得去付出的人吗?
被爱叫人找到在人世间的温暖,而主动的去爱人,则是在为人世间创造温暖。
孩子不仅仅是父母独有的财产,他除了是父母的孩子,还是未来社会的公民,他所爱的人未来的伴侣。而一个好的公民和好的伴侣,从一个懂得爱的孩子身上展现雏形。
那天我问孩子“宝宝,妈妈可以爱你很久很久吗?”“可以”。宝宝边玩着积木边回答。回答是那样的漫不经心,我却感动得掉泪,觉得可以爱着她/他很久,并被她/他所深深爱着,是莫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