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美术培训学校的主要意义是什么
在校外美术机构教学,不论是培训机构还是家长,对孩子的美术课最看重的是其最后的作品效果,松江少儿美术培训因为家长没有办法从其他途径去了解课堂,了解孩子,就算随堂陪学,恐怕也体会不了儿童内心的感受与收获。那教师在课堂注重儿童体验的快感与收获时,如何让家长也满意,并能了解课程内容呢?
我认为,两全其美的方式是课后请家长进入课堂听孩子分享画面故事。
在儿童年幼时,将自己的画面故事与他人分享是一个重要过程,同时通过孩子的分享也能让家长更好的了解课堂内容。当然这个过程也离不开教师与家长的积极沟通,尝试向家长讲解课程理念让其改变原有错误的观念。
在美式课堂中很注重幼儿体验过程,同时还强调其愉悦性,讲解马蒂斯图形时,教师给每人发了一个不一样图案的白色剪纸,要求小朋友们在画册上找出和自己剪纸一样的图形。小朋友们找得很认真,用游戏的形式潜移默化地对抽象图形有了感觉认识和视觉敏感度。
对于课程内容的选择,美式课堂涉及的面很广泛,以学习西方经典名画为主,同时又涉及到了东方的水墨、非洲的粗麻布编织、埃及的小雕塑、印第安的图腾等等;在艺术形式上抽象、立体、古典等风格都各有接触;材料的选择上,除常见的蜡笔、水彩外,泥土、糖纸、玉米衣等各种生活周边材料都利用到艺术创作中来。
对于材料的多样性学习不仅能使作品更加丰富,同时儿童在观看和体验材料中也能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
部分提到幼儿美术不是一个“该不该教”的问题,而是一个“为什么教”和“怎么教”的问题。部分教师认为,学前儿童不必要学习技能技巧。其实,技能技巧就如同“使用说明书”,先了解了使用的方法,才能更好的去创作,对于幼儿也是同理。
提到“艺术表现所需要的技巧并不能因个人年龄的提高而自然获得,艺术的发展也并非和生理成长的进度成正比。相反,任何人(包括美术教师和艺术家)所有的所谓创作技巧,均是由当时比较有学识、经验的人所传授。而且许多创新技巧,更加需要各种系统性的学习过程才能获得”,“我们没有理由假设儿童不需要知道任何技巧就可以表达出各种艺术内容”。因此,学前儿童艺术创作过程中的技能技巧学习值得教师教授。
美式课堂注重教学过程,但作品却有些“差强人意”。虽然说过程的愉悦性能让儿童有快乐的体验很重要,但作品效果的不佳,恐怕随着儿童的审美能力提升,也会对自己的作品产生不自信感。良好的作品成果呈现也会对提升审美能力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