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9日,洋泾中学继洋泾教育集团“教学之难与教学之美”骨干教师教学论坛之后,再一次以该主题举办了轰轰烈烈的全校教学论坛。浦东新区教育局老领导吴秀国先生和洋泾中学老校长胡雨芳女士莅临指导,为论坛做了精彩的点评。
本次论坛共有七名区级骨干教师进行了交流发言,他们是语文组冯菁、马黎明、何荣老师,数学组姜石林老师,国际部刘力老师,物理组陈培隽老师和地理组周容老师。由华蕾老师担任主持人。
陈培隽老师以“医生之美在于治病救人,教学之美在于教书育人”开始自己的发言,一下子抓出了听众的心,并娓娓道来教师在家庭与工作之间的艰难取舍和无私奉献。冯菁老师选择了2016年的高考作文题切入,谈“语文教学的边界在哪?”她的结论是:语文的边界很模糊,很遥远,我们从近处做起。语文=语言 文字,再辅以思想的训练和情感的培养。
何荣老师“三问三答”,问“怎么样才能爱学生”“对违和学生怎么办”“教育可以平淡无奇吗?”她的回答是“把学生当孩子的时候,把别人的孩子当自己的孩子的时候,把自己当孩子的时候,你才真的会爱学生。”“对违和学生,磨磨磨,用耐心感化;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推荐名人著作指引孩子精神成长。”“教育本该是平淡无奇的”。何老师的发言妙语连珠,辅以鲜活的案例,引发了在座老师的深切共鸣。姜石林老师从自己的入职、发展、成长、收获一一道来“教师三十年生涯”。俗话说“姜是老的辣”,我们亲切地称呼姜老师“老姜”,“辣味十足”。刘力老师以“寻源。惜缘。梦圆”讲述了自己两年来与国际部一同成长的经历。她的语言真切、自然又不失幽默,吐露了国际部成长中的艰难以及艰难背后的美好。她说“进步源于挑战”,“工作尽心尽力,实现生活自在、自如、自由”,“尊重个性差异,选择适合土壤”……两年的国际部生涯使我们感受到刘力老师更加成熟、前进的步伐更加坚定有力。
马黎明老师谈自己作文中的活动化教学,“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交给孩子作文的方法,自评、互评的方法,始终引起、促进孩子的写作内驱力。马老师说“唯一永恒不变的是变化”,教无定法,不断摸索适应学生的教法,取得了优异的教学成绩。周容老师说“每堂公开课都应该有突破”,上一堂自己永远不忘的公开课是教学之美,也是教师的幸福。她以自己的“岩石”一课和“提问”一课赢得了教学之美,突破了教学之难。
一个小时的教师交流发言很快就过去了,大家还意犹未尽时,吴秀国先生和胡雨芳女士的精彩点评给这论坛画上了圆满句号。吴秀国先生说:教学之难难在我们工作的对象是人,而“没有两个人是一样的”;也难在社会、家长对教师有很高的要求和期望。他以伊顿公学为例,谈他们的办学理念——培养对社会进步作出贡献的人,进而谈“教学之美”美在我们不仅传承知识,也是传达一种价值观、一种教育思想。胡雨芳女士说:“教学之难,难在作为灵魂工程师的我们难以捕捉学生那无形无色无声无味的灵魂,然而,一旦捕捉到使学生终生发展受益的关键,给予他的灵魂一把钥匙,这就是教学最美的时刻。”
“教学之难与教学之美”是一个不尽的话题,每位老师都可以从自己的角度谈出自己的感悟和体会,本次论坛结束之后以“教学之难与教学之美”作为主题展开全校征文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