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了看妈妈,难以启口,他妈妈马上对着他说,“告诉叔叔,你几岁,说你5岁了。”……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意思是说,如果只是学习,却不思考,死的学问不能变成活的思想,学也是白学;相反,如果一天到晚思考,却不去学习,不增加新的知识,那也是扯淡。
过去我看孔子的这两句话,心想也就是背一下,装一下知识分子而已。随着年龄愈大,愈有感触。
从事蒙特梭利微信编辑工作许久,一方面得找各种资料,接受新的观念,一方面得提出自己的看法。常常对我更大的挑战,是怎么把很多僵化的材料消化,成为生动、活泼、有系统的东西。
这么些年,我发现,中国的教育从小对于“学”方面,大概是不成问题。高中、初中、小学乃至幼儿园,灌输的知识成千上万,对于一个十几岁的学生来说,是足够了的。但是,对于“思”这方面,却很成问题,并且这问题从小就有。
先说个现象,从事幼儿早期教育行业,免不了接触众多可爱的小东西。而我常常问的卓绝句话就是:“小弟弟(或者小妹妹),你叫什么名字啊?”
我发现这个时候,常常小朋友没说话,带他的大人先开口了:“说啊!告诉老师你叫王振国。”小孩儿也就跟着说:“王振国。”
接着我会问:“王振国小朋友,你今年几岁啦?”按说五六岁的孩子早知道自己的年龄,并且也已经过了过分怕生的阶段,但是我发现很多孩子,会先看他的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
王振国看了看妈妈,难以启口,他妈妈马上对着他说,“告诉叔叔,你几岁,说你5岁啦!”
我开始发现孩子常常不能自己想、自己答。后来只要碰上这情况,我就会先制止大人,说:“您别帮他,让他自己说。”
这现象在国内普遍存在,甚至超出国门,闯入世界,成为全球性的现象。
春节刚过吧,还记得亲戚团聚的画面吗?少不了有些孩子吧。常年定居美国的姐姐带着她的女儿今年回来过年。在她身上我试验了下,不出所料。我连忙对我姐说,“姐,你别说话,让她自己想。”
结果小女孩不说,却因为父母不帮她哭了。
“Okay,Okay,I justwant to know how old you are.Please……”(好吧好吧,我只是想知道你几岁而已,所以请……)我用我蹩脚的英文试图跟她交流。
“Six.”她说了。在之后的家庭活动中,跟我相处得更好。
再来个年龄大一点的。有一天,我去我高中同学家,多年没见,相谈甚欢,便留下吃饭。
这时候,那小学三年级的孩子进门了,朋友少不得问有什么功课。
“写作文。”小朋友说。
“什么题目?”
“写《我的爸爸》!”
“那简单啊!你可以写你有个很爱你的爸爸,在你小的时候为了帮你买早饭在一个下雨天……”只听我同学一个劲儿说,还指着我,“这位周叔叔从事文字工作,你可以问问……”说得那小鬼直皱眉头。这时候我实在忍不住了:“等等!是你作文还是他作文?他有他的想法,写他的爸爸,犯得着你本人告诉他应该怎么写你自己吗?他应该写他自己心目中的爸爸,而不是你心目中的自己。就算你今天能教他,他上了高中、大学,你还能教吗?你文章又写得怎么样?就算他写得跟你一样好,又能有多好?”以前“同生共死”的好兄弟,说起话来口无遮拦。
你猜我同学怎么答?他哈哈一笑:“起码我现在比他强吧!现在让他能拿好成绩就够了!”
回想起来,是什么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就失去了自己“思考”的能力?那孩子就算本身有自己对爸爸的看法,例如:爸爸很凶,做错事了经常对我很严厉,但是从某件事上让我深深感受到了爸爸爱我。被他爸爸一影响,是不是通篇只会写爸爸怎么怎么好了?不说孩子的思维被禁锢了,连他爸爸是不是都没机会知道自己的缺点而想着应该怎么改善做一个好爸爸?
这样,我们就迎来一个选择题:当一个问题抛在孩子跟前,我们大人是应该立刻教孩子怎么答,还是等孩子自己想,让孩子自己答?
如果大人没让他自己想,却先灌输了他一些点子,孩子原有的创意是不是反而不能发挥了?更重要的是,他有了依赖性,想到现成的东西,却懒于下功夫思考。
当下有个非常重要的教育观念,是单独的学习知识,记住知识已经不够,真正在未来能超越别人的是创意,是别人想不到,你能想到,别人认为不可能,你认为可能,是尽信书不如无书的态度,和革命性的创造力。
这才是,我们孩子未来的方向。
所以,请让孩子自己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