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博雅通识系列讲座】黄春:在四中,做最好的教育

2017-01-16 阅读:2352 来源:北京四中国际校区暨佳莲学校
进入>

黄春,现任北京四中房山校区执行校长。原北京四中语文学科高级教师,人文教育工作室负责人、年级组长、校“优秀园丁”、“优秀党员”、“全国优秀教师”、“西城区先进工作者”。曾获全国教学大赛一等奖、北京市高中语文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西城区教师基本功大赛特等奖。曾任学会语文教学研究会理事、区骨干教师、区兼职教研员。指导北京四中校刊《流石》获全国校刊特等奖。教书十六载,爱思考,更爱行动;虽穷,也力济天下。                

教育格言:教育需要智慧,更需要修养;需要道德,更需要境界。           

今天我本来想给大家讲一讲中国文字,但是转念一想,课是上不完的,而有些事,你们需要在这个人生的阶段有一些的想法。在座也许只有很少几位将来会从事教育行业,但你们都需要在离开校园之前,对于教育这件事有一定的思考。在今天这样一个诸位已经没有任何升学压力的下午,就请和我一起畅想一下全中国最优秀的教育应该是什么样,可以是什么样。

所有当老师、当校长的人中,很少有像我这么幸运的,能够亲手建一所学校。人生什么事有意义呢?凡是首次,都有意义;凡是从零到有的事,都非常有意义。

这座学校非常漂亮,它有很多个“最”的头衔,每到三四月,我们的学生和老师都在朋友圈晒校园,随意取个景都美极了。来参观这个学校的人极多,遇到各地来的要建学校的参观团,我们都特别努力接待。为什么?因为希望能够推动其它地方出钱,多出钱,把校园建得更好。如果中国有这么多好的学校,那是中国的希望。在十年前,我几乎走遍全国的大小地方,各地最漂亮的建筑要么是行政中心,要么是商业中心;我希望将来在中国的城市里,学校能是最漂亮的建筑。

那么在这样的环境里我们要做什么样的教育?——答案是,做最好的教育。这不是我本人的狂妄理想,而是北京四中这样一个平台必然的要求。换任何人来做这个校长,都必须要做最好的教育,不然谁都原谅不了他/她。既然如此,我们该怎样在这样一片历史为零的土地上打造出一所可以做教育的学校来?毕竟,一所学校可以慢慢成长,但是一个学生不可能慢慢等待学校的成长,他/她只有三年。如何在最初的三年里就把北京四中109年的积淀体现出来,让现在的学生能汲取到应得的营养呢?

我拍过一张照片,没有什么摄影的艺术价值,但是我很喜欢。画面是冬天早上,阳光从窗外晒进来,冷冰冰的混凝土背景顿时就变得很温暖。这就很契合我们的教育理念——我们要做“有温度的教育”。这个提法很简单,很朴素,甚至很低级。你们会怀疑:教育没有温度么?各位,你们在四中受教育,你们感觉不到冷冰冰的教育。放眼整个教育界看一下,多少学校是冷冰冰的,冷到你和试卷、教材之间是冷冰冰的,你和同桌之间是冷冰冰的,你和老师之间是冷冰冰的,老师和校长之间也是冷冰冰的。

第一届学生刚入学不久的时候,有一天饭后,我在校园里遛弯,走着走着突然发现,身后有两个初中小女孩一直跟着我,我走她们也走,我停她们也停,我拐弯她们也拐弯。我想她们有什么事儿找我呢?但是她们没开口,我也不好意思问。后来我拐进教学楼,她们也跟着我进了楼,于是我就在走廊里休息阅读的沙发上坐下,那两个女孩也停下了脚步。

我于是问:“你们找我有事么?”

孩子摆摆手:“没事。”

“那,你们为啥要跟着我啊?”

“真的没事……”

当时我心里就特美: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男神”?!

然而理性告诉我,她们一定是有事要找我。在我的一再追问下,一个女孩终于开口回答说:“校长,我们跟着您是因为我们以前从来没有见过校长。”

你们记得前一段时间陕西有个中学生历史天才跳楼了么?他的遗书里有这样一句描述,说在他的学校里,所有的教室都有透明的玻璃,可以被任何人监视,可所有老师的办公室玻璃,都用报纸糊上了。这或许不是造成他放弃生命的直接原因,但一定是杀他的一刀。以老师为代表的教育在学生的印象里面,其实挺遥远的。还好,四中本部的办公室不是这样,我这里更不是,全都是敞开的,包括我的办公室,成天都不锁门。甚至我怕你不到我办公室来,我都把办公室搬到楼道里去了。我是全世界唯一在楼道办公的校长,所有工作都在众目睽睽之下,开干部会、备课、读书、找学生谈话都在那里谈,我希望我所有的教育过程都让学生知道。

我们追求的教育首先就是开放的,全方位的开放。出于安全考虑,在物理概念上,校园是需要有围墙的;但是精神概念上,教育是绝对不能有围墙的。对于我的学生来讲,给他们的教育不只是安排好的课程,班会、活动、来这里的参观者,都具有教育意义;和他们擦肩而过的每一个人,都应该成为对教育他们有用的人。这个理念和设计这栋楼的建筑师不谋而合,所以相得益彰,得心应手,想要什么,就有什么。我们有60000平米的校舍,其中教室面积只占2000平米,但任何场所都可以开放成课堂。各位现在就坐的地方是我们的教工食堂,但是怎么能只用来做食堂呢?这里每天中午都有老师自告奋勇地来做小演讲,不用组织,不用宣传,准时开讲。我们所有地方都是教室;这所学校每天只有七节课,不补课也不加课,但从早到晚都是课堂,所有的时间、所有的对象、所有的视野都是开放的。

我现在要“散布”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你们每个来参观的人都要付出代价的。当然我不能向你们卖门票,但是你也不能两手空空地来啊,那是不合礼节的。来我们这里参观的团队不管多大,都要每人带一本书来,可以是你看过的,也可以是新书,你也可以在扉页上写一行字,签上大名,放在学校里任何可以放书的地方——我们有很多很多可以放书的地方。

四中的三个分校,从2012年设立的呼和浩特分校,2013年设立的丰台璞瑅分校,到我们2014年开始招生的房山校区,每一个分校都是在招生生源并不拔尖的情况下,从第一批学生开始就输送出了在各自区域出类拔萃的毕业生。四中的模式是可以复制的。我们创造奇迹的奥秘在哪儿?就在一个词——过程。

似乎在大多数学校,毕业班的老师都会在学生毕业后拿到一笔丰厚的奖金,这个现象肯定不是好事。如果有,那么根据学生资质不同,老师对待他们的态度必定不一样。人都是血肉之躯,是有情有欲的,当那么多钱放在那儿做衡量的时候,你能够对每个人一样么?同僚之间关系能和谐么?教育手段能正常么?欲望摆在那儿,人一旦受到诱惑就会胡来。

四中不会这样做,所以同窗关系很好,同事关系很好,师生关系也很好,我们很和谐很幸福,我们享受的是过程,也不给老师成绩的压力。那么有人问我:这样你们教学质量怎么能保证?我们的保证是在过程中,在从开学到期末结束的每一天、每一节课上。作为老师,是否都按照学校的要求和理念做好了?如果日常没做好,我当时就会找你的。日常一步步都做好了,结果能坏么?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不问收获,但问耕耘”。这话虽然平时说起来比较虚,但放到具体事儿上,确实是一句真理。所以我们重在对过程的管理,所以校长很辛苦,干部很辛苦,老师很辛苦,只有这样,最终成绩才会是个必然的好结果。很多校长会得一种心理病,在高考前一周睡不着觉,吃不下饭。他们为什么这么紧张?因为对孩子们这三年的过程一点都不了解,那当然紧张,就像摸彩票一样,手是发抖的。而我们不紧张,四中老师不紧张。我们知道过程是这样的,那么结果也早就知道得八九不离十了。会有一些意外,但那个意外不会很大。如果结果出了很大的反差,一定是过程中遭遇了暴风雨。

一个人的人生需要有四件东西,而一个好的教育也要有相应的四个元素。人生的第一是保障与温饱,保障活着的这些东西,比如一个相对稳定、收入可观的工作,你们要为之努力。这种努力,你们的学长高晓松,称之为“苟且”——生活里必须有这部分苟且。陶渊明的不折腰,一个人可以,全天下大多数人都不可以。在坐各位即使有一人可以,其他人也将都不可以。放之教育,那就是要保障每位同学拿到一个相对符合自己水平的学业成绩。

但是除了苟且,你们的生活还要有诗和远方的田野。那就是你要有一些提升品性修养的事情可做。我在欧洲的时候,有个家庭,一到周末,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舅舅叔叔,都来了,来干什么?一个人牵来一匹马——他们整个家族都爱养马,周末出去一起遛马赛马,整个家族都做同一件事情。你的家族有这样一个有情操趣味的共同爱好么?所以,选修课、艺术课、体育课是四中最大的三笔财富,尤其是体育课。我认为考试不是很重要,差一点没关系,但起码身体要好。四中毕业生以及四中工作的老师们的身体健康状况是全中国最好的。好的教育要开齐开足国家规定的所有课程,听起来很基本的一个要求对么?国家规定在高中阶段,音乐、美术、体育课三年都要有,有几所学校能做到?我这里打算是有的。

在房山这里,我们招到的学生比分数是显然比不过本部学生的,越是这样,我越要为他们设计比较多的出路,因为他们大多数人无法在高考那一关获得胜利,但是他们也得活着啊,也得活得跟你们一样精彩啊,所以他们做什么,我就帮他们做什么。他们能做什么,我就支持他们做什么。

第三,对于在坐的所有人,我们要做的事情,除了要让自己活下去,要过得比较有情趣,我们还要想到别人。我们还要有责任,有使命,承担一些历史使命、社会使命,为这个国家,为这个时代,为你身边的小圈子,努力地做一些什么。

就像四中在各处开分校,并不像某些收费可观的私立学校的模式,这是个投入巨大的事情,而且对四中的升学率也没有多少好处。但是去改善一些地方的教育,去推动一些地方的发展,这是四中应该做的事情。人群中所有的优秀分子,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一定享受了这个群体给你的更好的资源。四中在社会上口碑是很好的,为什么?因为我们很有自知之明。

这所学校所处的长阳地区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街区,有完备的生活社区。这里有居民区,有地铁站连通,有一座有名的商场,有一所著名的中学,还有小学、幼儿园和一座二甲医院。那么我们希望学校在社区里起到一个社区单元的作用,而不是把围墙围起来,大门一关,与外面的世界没有关系。

学校是社区的一部分,是可以用各种途径参与其中的。应该给社区的居民提供参观校园,参与教育活动的机会。这在中国的目前极难。因为安全问题,几乎所有学校都不允许师生之外的人进入校园,但我们在努力突破这一点:所有的家长是可以随时进入校园参加我们的任何活动的,包括进课堂上课——如果哪位家长遗憾当年没能获得足够好的教育,大可和子女一起学。目前虽然还没有人走进课堂来上课,但我们的选修课\社团活动,家长们都很积极的参与,33个选修课中一半都有家长和学生们一起学习。

我们的图书馆是全年全天向所有的学生和家长开放的,从来不闭馆。我们的值班老师多付出一点努力,这个图书馆就可以全年不关门,连除夕,正月初一都不关——因为反正除夕校领导要值班,坐在值班室里还不如在图书馆值班。当然,当天晚上没有任何人来我们的图书馆上自习、看书,我也不希望有。如果有谁那时候来,肯定家里不太幸福。但是我为什么那天晚上门开着,灯开着?就是要告诉整个社区的人,学校随时为你敞开大门。当你把酒言醉的时候别忘了读点书——传达一个信息也是好的。

人生当中在某个地方亮一盏灯,会告诉你一个很有意思的人生启示,即使你真的不知道那盏灯是谁家的,干什么用的。这就是很好的教育,其实并没有费太多的周章,不过几块钱电费而已。

第四,有件事,或多或少都会与你相关,那就是“奢侈品”。虽然我不会去买十万块钱的包,但是两千块钱的球拍我是要买一个的。人有时候需要奢侈一下,偶尔地奢侈一下,就好像人需要偶尔地做一个美梦,这个人就不会慢慢地被现实消磨下去,变成一个特别无趣的人,特别没有憧憬的人。所以我们努力让你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奢侈”的品味,知道什么是高雅。新年舞会就是起到这个作用,即使你不会跳舞,即使你只是个看客——毕竟多数人都是看客么——但是你起码需要知道,一个人在这样一个高雅的场合,你该怎么穿衣,怎么举止,怎么邀请,怎么拒绝,怎么拿酒杯。要学这些事情。即使外界对此有质疑的声音,我们也坚持做这件事。我们认为,高雅这件事,和一个人的收入、社会地位、长相都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最好的社会一定是连底层的劳动者们都过得很优雅的社会。

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在(这个校区)搞了一个斯诺克台球区。斯诺克,那是全世界很小众的运动。我们花了很高的费用,建了这样一个可谓豪华的斯诺克的场所,请了国家运动员来教大家打球。我跟教练说,我们请您来的意义不是要您教会我的学生们把球打进洞里去,我是想请您教会我的学生怎么穿着马甲,系着领结,端着高脚杯,安安静静地你一杆我一杆地打球,打不打得进倒是无所谓,如果打不进,还能多体验一会儿。等将来他们有了资本,想要去看一场体育比赛的时候,他们除了去看工体的比赛之外还有一种别的选择。要尊重这样一门艺术运动,这是我们的教育可以教给孩子们的东西。

很多人都认为四中的教育高贵,说北京四中,那不是一个贵族学校么?我常玩笑说我们是全世界最便宜的贵族学校,这个贵族不在于它需要很多钱,而在于我们传授给孩子们的都是一些很高尚的东西,很清贵的东西。什么叫贵族?就是这个群体有着最多的规矩,但是在群体里谁都感觉不到规矩的存在,这群人就是贵族了。北京四中有173条校规,但是大多数四中学生都不会触犯校规而招致处分,因为只有最守规矩的人,才能享受最广泛的自由。而在我这里,自由就体现在课余时间完全属于孩子,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孩子的课余时间。每个人干自己想干的事情,别的人不能干涉,这也叫贵族。

有人问我四中房山校区到底在哪儿?如果对方地理不特别好,我也很难解释清楚长阳在房山的什么位置。我会告诉他就在这里,在我的使命里,在我的责任里。如果你感动于我们四中的使命和责任,你肯定能找到它在哪儿。

加载全文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图片来自用户自主上传,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

以上是北京四中国际校区暨佳莲学校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博雅通识系列讲座】黄春:在四中,做最好的教育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访问学习资讯新闻专栏。
上一篇:

相关课程

更多>
2020猎学网广告栏
申请课程免费试听名额

课程顾问24小时内联系您

你好

顾问将于24小时内联系您!

确定
在线咨询 微信咨询 立即报名
申请1对1课程顾问咨询服务
×
你好

顾问将于24小时内联系您!

确定
北京猎学网 >北京四中国际校区暨佳莲学校 >【博雅通识系列讲座】黄春:在四中,做最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