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0年开始,互联网市场上积蓄起来的乐观心态极速膨胀,凡是借互联网之势发展火热的企业似乎都能一日千里。与此同时,一些企业发现了新的商机,与名校合作,纷纷成立网校,快速编织着“淘金”梦想。时至今日,当互联网风潮过后,2000年成立的200多个网校,如今只剩下3-4家。梦,终究是醒了!带着刻骨铭心的寒意,我们质问自己:在这漩涡背后,是什么让我们忘掉初心?
无论何时,总会有一些目标高远、坚持理想的人在踽踽前行,他们是行业的更后的开拓者和守护者,就是其中的一个。依托北京四中的先进教学理念和杰出的师资力量,北京四中网校历经15年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来帮助学校进行课堂改革。涵盖精选名校试题150余万道;教学参考30000余个;高清课堂5000余节;微课程10000余节;知识导学10000余节。截止到目前,已经有数千所学校将北京四中网校的教学平台、教学资源以及教学模式引入课堂,并广受学校认可,像北京五十六中学、成都龙泉一中、烟台十三中、长沙、天津第十四中学、大连红旗高级中学、通辽第五中学、广州美华中学等等。
此外,为了“让更多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运用互联网实现教育的弯道超车,网校一直坚持精准扶贫,将爱心之花洒向祖国各地。在黄向伟看来,“教育是缓慢而优雅的过程”,网校一直以平稳的步伐应对同行的“千军万马”,一舍补贴模式,坚持有价值的教育收费。
至关重要的是,15年来的漫漫征途,网校始终致力贴近学生,关注学生的学习是否有效发生,在摩肩接踵的网校列队中显山露水,并更终一跃成为今日行业翘楚!近日,中教新媒主编夏巍峰和北京龙之门网络教育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四中网校校长黄向伟一起探讨教育的本质和网校的独到之处。
让学生的学习有效发生
夏巍峰:纵观同业,与网校做类似平台和业务的公司非常多,以翻转课堂为切入点与学校合作的机构也不少。同时,截止到目前,北京四中网校拥有几十万在线用户以及数千所合作学校。北京四中网校的立足点是什么?与其他机构有什么不同?又是如何增加用户粘性的?
黄向伟:在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时代,我们想做一个教育网站,但苦于没有任何盈利模式。当时许多名校纷纷创办网校,却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消失殆尽。
我们能坚持下来,原因是什么?更早我们是做针对学生的校外学习,将北京四中的优质教育资源、四中老师的课程,通过直播、点播包括教案,传送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其中像直播、高清的点播课程都是四中网校在基础远程教育领域里更先推出的,深受学生及家长的喜欢,很多网校也纷纷效仿,后来我们从教学角度看,纯粹的在线教学无法鞭策学生自主学习,那么学习这件事根本就没有发生。
通过总结,8年前我们着力去解决的一个核心点便是如何让学生的学习这件事有效发生,我们完全站在学生学习的角度去考虑。我们开设网下的指导课,把网上与网下学习很好地结合起来。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实践之后,我们发现,开设网下的指导课的方式效果非常好。许多学校老师都在使用网校自主研发的教学平台给学生上课,利用平台的优质资源有针对性地推送给学生学习,并能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情明确教学活动的设计,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惑,产生的流量十分可观,这就是翻转课堂。也就是说,由老师引导到学生在网上学习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有效性就有了,学习这件事就成立了,这是我们的心得。
为什么政府投了那么多资金和优质课程,却没有到达学生端?实际上,学校做课改更难的环节就是课堂改革。现在很多学校做智慧校园、数字化校园,更多服务的是本位。许多人做教育信息化建设,更多的还是从教育主管部门、校长的视野去看,满足自己的需要,缺少如何让这些优质资源有效达到学生端的环节。在这一点上,网校在近8年时间内做了大量工作,包括课堂设计等。
教学和教育是有本质区别的。教学是知识的传授,教育是起到育人的效果。从在线教育角度看,我们的专注点不仅是杰出的或者一部分学生,而是关注到每一位学生,帮助老师提升课堂的效率,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让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真正的有效发生。未来在知识传授这一环节,通过大数据或通过人工智能等,一定能解放无数个老师。而老师真正要做的是做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做学生学习的激励者,做个性化指导。所以,我们仅仅抓住这一点,学校的使用粘性、学生的学习粘性就非常强。
坚持合理收费原则
夏巍峰:作为在线教育的领军者,北京四中网校十五年来不断在教学模式上努力、创新。请您谈谈网校的发展近况?有什么经验或模式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黄向伟: 2001年,网校刚刚成立。当时正值互联网泡沫破灭,基本没有收学费的互联网企业。2001年暑期,网校有个提升学费的市场活动,口号就是“教育不打折,价值要回归”,我们始终认为做教育是一件有价值的事,并且也一直坚守这个价值观,坚持合理收费。在我们看来,教育如果提供有价值的东西,那免费实际上是不对等的。
打造教育生态环境
夏巍峰:2015年12月,由于北京空气严重污染,各中小学纷纷采取停课不停学的教学方式。北京四中网校在这一次事件中的突出贡献是什么?对公司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黄向伟: 其实这样的免费开放我们已经做了三次。卓绝次是在2003年非典期间,第二次是在2009年甲流期间,第三次是在2015年的雾霾期间。因为间隔都是7年,我们称之为“七年之痒”。与前两次不同的是,过去都是泛泛的给学生提供平台,而在这次雾霾时期,我们做的更加精准,通过直播或者翻转课堂,给一些学校提供课程,回归到学习究竟有没有有效发生。
说实话,我们不期望像雾霾这样类似的情况再发生。但若真有需要网校出力的那天,我们义不容辞。另一方面,这一事件也对我们产生了许多正面影响。网校的品牌价值得到了提升,客户给予网校极大地肯定,许多校长主动找到我们要求网校能给他们培训。
夏巍峰:目前,许多互联网教育企业扎堆上市,而投资机构也纷纷向其抛橄榄枝。北京四中网校有没有上市计划?您认为上市将带给北京四中网校哪些机遇和挑战?
在这15年过程中,我们在全国有一个更大的教学服务体系,我们在200多个地级市都有分校,而分校在不同的城市也有若干个校区,已扎根到三四级城市,我们的分校都储备了杰出的教育工作者,他们很多都深入到校园一线,帮助学校的老师备课、助教、做课堂设计,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种模式可能很“繁重”,正是这样“繁重”才保证了我们前面讲的,保证资源到达学生端,保证了学校课改真正的发生并取得了学校及社会的广发认可,我认为我们提供的服务是有价值的,它能支撑我们业务的发展,也能支撑学校的课堂改革。
目前,一些新成立的在线教育机构更困惑的是如何收费,他们通常采取补贴模式。但网校是直接提供服务,直接收费。虽然一些机构有几千万的用户量,但我们相对少有的几十万用户却全都是收费用户,这对我们来讲并没有冲击。
而这些年我们也总结自己一直处于什么样的状态呢?四中有一句话:“教育是缓慢而优雅的过程”。我们其实一直在享受这个过程,这些年一直都是稳步发展,没有大起大落。现在,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如果我们再不加快步伐,可能会面临危机。因为现在各种驱动力,包括资本的驱动力不容小觑。
让更多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
夏巍峰:北京四中网校一直坚持以“让更多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这一使命,为中国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而努力。您认为导致中国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匀的根源是什么?
黄向伟:网校这些年一直围绕“让更多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来布局。“让更多的孩子”就是网校在全国发展渠道,让更多学生聚集到网校平台上学习。“更好的教育”是网校在网上提供更好的教学资源和服务。“得到”也就是学生在得到这些资源后真正有学习的发生。
中国经济发展不均衡带来了教育发展不均衡,但在互联网时代,特别贫困地区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的辅助工具已经基本得到解决。那为什么有些地区的教育还是落后?更核心的还是校长和老师的理念。如果中西部、教育欠发达地区利用互联网来提升自己,如果校长有拥抱未来的勇气,去大力发展信息化教育,重构课堂、提升教学质量、宣传学校文化。那么,学生的精神面貌将有所改善,甚至可以通过互联网弯道超车。
夏巍峰:刚刚得知,民盟中央与北京四中网校合作开展民盟远程教育“烛光行动”千校计划,也就是说计划2016年起网校为全国一千所学校捐赠《北京四中网校在线教学平台》,这对推进教育资源共享有何意义?
黄向伟:“烛光行动”千校计划里面有对口的扶贫地区,包括“一带一路”的一些地区。网校现在不仅仅是提供平台和优质的教育资源,而且还涉及到大量的教师培训,包括观念、操作方法和模式的培训,像我们现在正在开展的中高考远程教研活动,就是由四中一线的杰出教师,并且他们都有着多年来带中高考毕业班的经验,通过网校的网络直播平台,帮助全国各地的中高考毕业班教师解读中高考新政、趋势,合理高效备战中高考。这些年我们一直都在研究学习这件事是否真在发生。像网校这些年做了许多扶贫项目,但总结规律发现,如果思想不富有,教育现状一样得不到改善。所以,我们现在做的更多的是精准的智力扶贫。
就我自己而言,我并不认同一些做法。互联网是很好的工具,而许多公司利用这些工具把应试教育极致化,比如刷题软件等,这不利于孩子的学习。所以,无论将来的技术怎么变,“互联网 ”如何进一步发展,我认为还是要回归到教育的本质。
夏巍峰:您认为如何提高教育技术现代化水平和信息化程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更高级阶段是什么?如何理解?
黄向伟:国家提倡的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首先任务是要解决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虽然多年来教育均衡问题一直被关注,但效果甚微。除中西部、城乡间教育资源不均衡外,即使是教育发达地区,也存在名校和薄弱学校的不均衡。像北京现在开始实施划片、就近入学,将不同学校去合并,我认为这种均衡属于初级的均衡,真正的均衡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情况,有选择性的学习。
目前,教育现状是同样的老师在同样的时间用同一本书教同一批学生。但我相信用不了多久,教育会出现一个比较理想的状态:不同老师在不同的时间教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知识点。所以我认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更高级阶段的标志,其一是能将不同天赋或者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通过网络去和不同老师对接;其二是知识传授的过程。比如有10个不同风格的老师都在讲同一个知识点,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风格的课。那剩下的老师都做什么?他们需要去发现学生的天赋,并不断激励,帮助学生做个性化的辅导,这样就能将老师的价值更大化,避免了多个老师重复去做同一件事。
黄向伟:我们目前也在布局上市,原计划今年在新三板挂牌。过去网校一直是业务驱动,基本没有和资本对接的举措。但就现在来看,众多资本进驻在线教育领域,如果我们还是按过去的思路来发展,有可能就会被社会淘汰。所以,增加一个新的驱动力——资本驱动力,显得十分必要。我们称之为“双驱力”。
无论如何,上市对我们来讲只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我们跟资本接轨也是希望能和有战略资源的尤其是有强大行业背景的公司达成战略合作,而不仅仅是作为一个财务投资。坦率来讲,我们在这15年时间里一直在盈利,但是我们希望能够通过1 1〉2的合作方式,尤其是从2013年在线教育再一次火热时,我们发现很多在线教育模式、产品非常值得我们借鉴,所以我们希望能将互补性的产品整合在一起,实现企业价值的更大化。
同样的,自身观念的更新是我们目前面临的更大的挑战。和初创企业截然不同的是,网校在15年的发展过程中,看了很多的同行颓靡,自己也逐渐形成了一个成型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现在开放心态,就需要我们从内心去改变。
夏巍峰:您认为,什么样的互联网教育企业,会在这一轮大波浪潮中脱颖而出?您理想中的网校未来的模样?
黄向伟:首先要符合教育规律,互联网教育还是要从教学基础层面提升到教育的本质。正如雅斯贝尔斯说的那句话,“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再好的工具如果与教育的本质背道而驰,这都是不可取的。无论我们构建何种模式、嫁接何种平台、吸收何种资源,抓住教育的本质,都将赋以无限的想象空间。另外,在信息化时代,企业需具备开放的心态、跨界合作的思维模式,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商界中占有一席之地。
对于网校未来的发展,我希望能够打造一个生态环境。在这个生态环境里面,有更多的老师和学生能够参与进来,更多学生的天赋被平台发现,学生的勤奋能够被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