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放低姿态,跟你的孩子像朋友一样相处

2017-02-07 阅读:8652 来源:德智教育在线平台
进入>

教育孩子更重要的,是应该把孩子当成是和自己平等的人,父母如果能在家中营造出平等民主的氛围,生活在这种家庭中的孩子,无疑是幸运的,他会觉得父母和自己就像朋友一般,而不是高高在上大家长。反而言之,如果父母时时刻刻以一副居高临下的姿态去对待孩子,就很容易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由此可见,身为父母,我们应该转变自己的态度,像对待朋友一样对待自己的孩子,这才是真正爱孩子的方式。

孩子是希望多与父母交流的,渴望与父母像朋友般交流,向往和父母相处的如同好朋友一样亲密无间。然而在一些家庭中是这样的:父母说的多,听孩子说的少;父母得结论的多,征求孩子意见的少,孩子只能被动接受;父母一厢情愿的多,孩子能自如表达内心感受与想法的少,孩子往往处于被动的状态。久而久之,孩子变得习惯性压抑,与父母讲真话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亲子关系疏离。有的孩子甚至感到父母很恐怖、不可理喻,个别孩子甚至想尽快离开家庭。

那么,到底要如何做才能同孩子像朋友一样呢?

一、学会尊重孩子

(1)客观地评价:以公正、开明的态度对待孩子,不要轻易对孩子的缺点、错误下结论,应充分肯定孩子的优势与长处。

(2)鼓励与激励:鼓励孩子为自己设立奋斗目标,支持培养其尝试新的行为习惯;对孩子的创新意识和健康的竞争心理给予激励和帮助,引导孩子形成自尊、自理、自理的自信心。

(3)积极地约束:当孩子出现缺点、错误时,父母决不放任纵容姑息,应严肃对待,一定要开诚布公说明看法,进行交流和批评,帮助孩子分析原因,制定矫正计划,监督孩子的行动。

(4)知错应道歉:如果父母出现错怪孩子的言行,或是有家教的失误,家长应勇于反思,主动向孩子认错道歉,主动进行自我批评,并诚恳听取孩子的意见。

(5)尊重隐私权:父母应尊重孩子的合法权益与公民权,不私自翻看孩子的书包、日记和信件等物品,不偷听孩子的电话,进入孩子的房间,应先敲门。

(6)给予参与权:与孩子有关的生活、学习、交往等各种事情,父母不应主观决定,一定要与孩子商量,给孩子以自己思考、选择和做决定的机会。

二、善于和孩子沟通。

(1)倾听的态度:父母要树立经常与孩子对话与沟通的意识。从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入手,有话说就好,不要有什么框框。不局限于学习方面,父母对孩子有兴趣的事物,力求要比较了解,在共同游戏、活动中,能更好实现心理沟通。倾听是相互的,父母也可把自己的烦恼和难题讲给孩子听,请孩子帮助想办法解决;这样可使孩子懂得父母的疾苦和工作中的艰辛。

(2)顺应的原则:对孩子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可水到渠成,防止将成人的意志强加于孩子,以孩子面临的问题,孩子关注和有兴趣的问题为突破口,实现沟通对接。原则是――顺其所思,与其所需;同其所感,引其所动;投其所好,扬其所长;助其所为,促其所成。

(3)接纳与包容:对于孩子出现的各种问题,孩子能说出来就好,不要急于求成,不能急功近利,要接纳孩子的现实,耐心等待孩子的积极行动。父母对孩子,要有包容、宽容的态度;对于孩子“恨铁不成钢”的传统观念,应该重新认识,并尽量避免。父母的所谓“恨铁不成钢”式的情绪化宣泄,往往会产生对孩子评价的片面性,一叶障目,不见森林,将孩子当作“出气筒”,容易忽视了与孩子的沟通,而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4)协议式教育:通过制定亲子协议,孩子和父母分别承诺自己在近期(2、3个月或一个学期)要达到的目标;不用太多,每次有二、三个比较容易做到的小目标就可以,写出文字开诚布公,然后各自签名。有了协议,就要言行一致,相互监督,认真记录执行情况,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学会自律和自强。父母以身作则,培养孩子的诚信品质,相互沟通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在平时的生活中,尽量不要用命令的语气去要求孩子,这种语气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在对孩子的表现有不满的时候,不妨试着换种委婉的语气去建议孩子,要相信你的孩子不是不通情达理的。

经常和孩子谈谈心,鼓励孩子对你敞开心扉,有些所谓的大人的事情,也可以让孩子参与进来讨论,即时孩子的意见没有什么参考性,但是这样却可以让孩子觉得自己得到了你们的重视。

试着给孩子一些主动权,有些事情可是让他们自己去做决定,这种小小的权利,可以增强孩子自主意识,有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爱孩子的父母,应该是勇气智慧的,勇于打破自己的束缚,善于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和表达方式,主动接近孩子,倾听孩子的心声,试着换位思考揣摩孩子的感受,而不是期待孩子永远听话,等待孩子跟自己亦步亦趋。父母要相信孩子有解决自己问题的能力。你只能“陪”孩子走过苦涩,却绝不能替他解决问题。父母的信赖是激发孩子潜能的催化剂。

成功倾听孩子,父母要有“想听”孩子说话的愿望。如果你很忙或很烦,那么就改天;尊重孩子、允许孩子有自己的看法和感受,真诚接纳孩子的不同意见。

回想自己的童年,我们也有过不被理解不被重视的时光,那些我们曾经无比渴望的理解和尊重,也正是我们的孩子所向往的。

爸爸妈妈更容易犯的10件胡涂事

1、要太多:对儿女有过多的担心,例如:担心孩子课程跟不上、担心孩子交到坏朋友、担心孩子晚归等。

2、做太多:替儿女承担太多的责任,例如:无论晴天雨天接孩子上下学、替孩子拿书包、孩子忘了东西马上替孩子送到幼儿园、替孩子写作业等。

3、骂太多:爸爸妈妈将自己生活、工作上碰到的挫折,转移到小孩身上,不高兴或者是心情恶劣烦躁时,不管小孩做的对不对、好不好都大声斥责,结果挫折了孩子的自尊心,也容易造成亲子关系恶劣。

4、给太多:无论是物质生活的补偿,或是口头上的赞美,有时候给了太多,反而容易造成孩子不知感恩或自我膨胀。

5、要太多: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点,结果安排了过多的学习,让孩子大感吃不消。

6、玩太少:父母与孩子之间没有太多有趣的休闲活动,没时间跟孩子一起玩,欠缺开怀大笑的共同回忆。

7、 “坐”太少:爸爸妈妈与孩子之间很少有机会可以坐下来一起聊天谈心,没能养成谈天、分享的习惯。

8、知太少:可能忙于工作,可能忙于家务,结果忽略现代资讯的吸收,孩子感兴趣的游戏、流行音乐,爸爸妈妈都不了解也搞不清楚,只能谈些吃饭、穿衣的日常琐事。

9、爱太少:爸爸妈妈当然关爱自己的孩子,但是在言语和行动表达上,总是还不够具体明确,使得在相处上减少了互动的润滑剂,也容易让孩子觉得爸妈对他的关心不够多。


10、变太少:相处模式一成不变,忽略自我省察和不断调整,以致孩子与爸妈的关系越来越疏远。

加载全文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图片来自用户自主上传,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

以上是德智教育在线平台为大家整理的有关放低姿态,跟你的孩子像朋友一样相处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访问学习资讯新闻专栏。

相关课程

更多>
2020猎学网广告栏
申请课程免费试听名额

课程顾问24小时内联系您

你好

顾问将于24小时内联系您!

确定
在线咨询 微信咨询 立即报名
申请1对1课程顾问咨询服务
×
你好

顾问将于24小时内联系您!

确定
北京猎学网 >德智教育在线平台 >放低姿态,跟你的孩子像朋友一样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