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浅谈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是否矛盾

2017-03-27 阅读:3142 来源:郑州新东方泡泡少儿
进入>

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并不矛盾,素质教育注重人在德智体美劳方面的综合性能力培养,注重人的全面发展,而应试教育是为了考试和升学而抛弃学生个性思想,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提升的教育方式。培训机构的出现和兴起,起到了两者之间平衡的作用,既能根据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明确考试的目的和重点,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又能促进性格和兴趣的塑造和培养。

理解:

长期以来,人们对于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上存在一些认识误区,一种观点认为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完全对立起来,认为搞素质教育就应该否定应试教育,另一种观点是口头上大喊素质教育而实际上却搞应试教育。这两种观点都是片面的,应该是将两者相结合,让素质教育为应试教育服务。

什么是素质教育?专家们认为,通常是指为培养未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各层次人才,充分利用遗传,教育,环境的积极性影响,更大潜能地挖掘个性发展潜能,寻找个体与社会,自然的更佳融合点,不断运用创新的模式把时代先进的意识内化并稳定成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社会实践活动。素质教育更强调个性发展的全面性和和谐性。

什么是应试教育?一般是指学校,社会,家庭中客观存在的以升学考试为目的,用只求高分,只重智育的思想,观念和言行去影响学生的一系列活动。这种观念下,老师只以分数高低评判学生的能力和评价教育质量的高低。

两者的关系不是相互矛盾的,而是相互结合的。教师应把素质教育的前瞻性,先进性和整体性与应试教育的合理部分有机结合起来。素质教育的范畴包含了应试教育,应试教育只是素质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应试能力只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方面,素质教育培养出来的杰出学生同样是应试能力很强的人。

那么怎么样才能让两者之间达到平衡呢?培训机构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培训机构的一些课程体系更有利于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解决了学员与家长个性化需求。习惯、兴趣、方法、自信心等方面对于学习成绩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家长希望以此着手,提高孩子综合素质,是有远见的,但更终的目的也是很明确的,那就是:提高成绩。而培训机构提供了一个平台,在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塑造性格的过程中,提高了学生听说的口语交际能力,个人素质和应试能力,这一点是更注重成绩的公办学校所缺乏的。个人素质属于个性的范畴,对大部分孩子而言,在学校的大班教育中是难以实现的,许多失败的案例恰好能证明这一点,因此,家长便把希望投向倡导素质教育的培训机构;而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家长需求往往又是急功近利的。这就需要课外培训机构明确自己的服务定位:以差异化和个性化服务来塑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教育实践中坚定不移地履行个性化教育。随着时间的推移,个性化教育的优势会逐渐显现出来。总而言之,既要立足应试教育,有效解决孩子快速提高学习成绩的需求,也要重视学员个性化研究,致力于中国孩子综合素质提升,从而达到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和谐统一。

真实反馈:

那么如何让学生在应试教育中取得良好的成绩呢?如何培养学生的听说等方面的能力呢?如何在学生的性格和兴趣的塑造方面发挥作用呢?笔者通过真实的培训机构课堂案例进行探讨与说明。

某次小班化课堂需教授there be句型,老师需在备课时考虑的课前准备用听力画图的活动考察学生对此句型的掌握情况。活动共有三个步骤, 每个步骤所需时间为十五分钟。课堂上会出现的问题有:部分学生会因紧张的原因无法完成活动;会犯方位介词混淆的错误,分不清in和on的区别;学生会有指令理解不清楚,小组配合不顺利的问题;而活动的步骤又分为:教师用简笔画画出There is a banana on the table. There are two books in the box.在黑板上,告诉学生在听到句子之后将图示画在课堂作业本上;然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画对的给予鼓励,画错的给予指正并嘉奖勇气;在活动结束后,老师示范杰出学生的图画并让学生口头表达相应的句型操练,总结该句型的用法,将直观图示和口头操练相结合。

首先,从学生行为上来看。一部分学生课堂上的注意力关注极高,积极参与教师的课堂活动的设计,在课堂作业本上边听边画方位图,并在后来的句型操练总结中积极发言,受到了老师的表扬。另一部分学生则有点开小差或者在座位上保持沉默,不愿意参加听画练习的活动,或者在练习本上画一些与课堂无关的东西,若老师点名提问,则不知所云。两种学生的课堂表现行为不同,产生的解决方式也不一样。对于卓绝种的学生,教师在与其积极互动的同时让他们感受到热情的关注,旨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让学生们大胆地用英语发言,同时也培养孩子们的外向乐于与人交际的性格,增强学习英语的兴趣。对于后者来说,这部分学生不是不需要老师的关注,相反关注的需求更大,内向的性格使他们更倾于参加一些容易好回答并和同学相互完成的课堂活动,慢慢地他们会在同学与老师的帮助与鼓励下培养出学习英语的兴趣,但接受的时间因人而异。如果他们在期末的考试中取得的成绩高于了卓绝种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会受到很大的提高,老师给予他们一些物质与精神性的奖励是再好不过的事情。

其次,从家长的反馈上来看。卓绝种学生的家长会感激老师的帮助与教育,让自己的孩子取得了如此好的听说能力。实际上,这部分学生已充当了家长的小老师角色,将There be句型运用到生活中来,会让家长觉得学有所用的印象,这样对培训机构,培训老师以及班集体都会产生满意度,会积极配合老师完成学习的课后任务。这样也培养了孩子的兴趣爱好,孩子的听说能力得到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提倡者。而第二种家长则对成绩是否提高的关注度非常高,认为这是首要的培训目的,如果课堂上的内向发言加上期末成绩的不理想,他们会对培训失去兴趣或者不认可带班的老师,认为外界的因素是影响孩子成绩的首要因素,什么兴趣的培养,听说口语的操练都不能为提高成绩带来帮助,是应试教育的提倡者。那么现在所需要的就是针对家长的不同需求,将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相结合。

更后,从教师的感受上来说。老师相对于前一种学生印象是很好的,互动的课堂需要积极参与的学生,试想没有学生举手的课堂不能算作是好的课堂。互动的交流是相互的,老师更愿意花时间认真构思课堂活动而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注重成绩的提高。而后者给教师的感受是不配合性的,老师会进行反思是否是自己的教学环节出现了问题,学生的是否不适应此项活动的开展等,进而对这部分学生更加关注,多注重与其家长的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是什么,并提供指导。

总之,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并不矛盾,素质教育注重人在德智体美劳方面的综合性能力的培养,注重人的全面发展,而应试教育是为了考试和升学而抛弃学生个性思想,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提升的教育方式。既要立足应试教育,有效解决孩子快速提高学习成绩的需求,也要重视学员个性化研究,致力于中国孩子综合素质提升,从而达到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和谐统一。培训机构的出现和兴起提供了两者之间的平衡点,素质教育是为应试教育提供了教学目标和方向,而应试教育则是素质教育的检测结果之一。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作为老师的我们,应了解家长和学生的需求所在,重点关注他们所关注的地方,全面把握在校教育的现状,做好学生应试方面的衔接与优化,加强教研、教学与学员的学习管理,快速提高学生的应试水平,注重性格的塑造与培养,才能以科学合理的态度和方法处置,又能以教学艺术的感悟和方式应对不同的学生与课堂。


加载全文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图片来自用户自主上传,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

以上是郑州新东方泡泡少儿为大家整理的有关浅谈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是否矛盾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访问学习资讯新闻专栏。
上一篇:

相关课程

更多>
2020猎学网广告栏
申请课程免费试听名额

课程顾问24小时内联系您

你好

顾问将于24小时内联系您!

确定
在线咨询 微信咨询 立即报名
申请1对1课程顾问咨询服务
×
你好

顾问将于24小时内联系您!

确定
北京猎学网 >郑州新东方泡泡少儿 >浅谈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是否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