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祥霆教授与唐琴九霄环佩
说起唐代古琴“九霄环佩”,绕不过的一个人是古琴大师、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李祥霆。李祥霆被誉为“中国古琴即兴演奏第一人”,坊间流传着众多名家中唯有他才能弹响九霄环佩的故事。事实上,此张九霄环佩自2003年在北京嘉德拍卖会上被香港何作如先生竞得之后,每每出现在公众眼前的确都与李祥霆形影不离,有良琴知音之感,难免为人演绎出“千年古琴与大师的旷世音缘”之说。
当本报记者电话求证之时,李祥霆教授首先说起关于九霄环佩的历史掌故。这张古琴制作于唐至德元年,距今1254年,唐玄宗李隆基第三子唐肃宗即皇帝位时的皇家庆典制品,有明确的年款,造型高古典雅,工艺精美绝伦。
存世唐代古琴中最佳
“这是现存唐琴中最好的。现在世界上可以确信为唐代的古琴不超过20张,我弹过其中的11张”。李教授以7个词作评此古琴的音韵:松透、恬静、圆润、雄伟、沉厚、悠远、神奇。而奇就奇在其高八度比低八度还要宽和厚。目前名为“九霄环佩”的唐代古琴四张,另三张一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一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一在辽宁省博物馆。四者虽尺寸各有不同但形制则完全一致。
李祥霆第一次见到这张九霄环佩是在2003年夏拍卖预展之际。当时蒙展方特允,从展柜中取出按弹一二。甫一落指,李祥霆便欲罢不能,兴奋不已,直说太好了。不多日,听说此琴被何作如先生以345万元竞得。而何作如当时在回答记者之问时说,“太便宜了”,可见此人的气度和见地,是深知古琴价值和意义之人。众所周知,古琴是中国古代地位最崇高的乐器,有3000多年的历史,位列“琴棋书画”四艺之首。作为皇家典礼之用的唐代古琴“九霄环佩”,被视为“鼎鼎唐物”,声音尽善尽美,实乃最为珍贵的艺术品,相比宋代、明代的瓷器这些生活用品动辄千万的拍卖价格,此琴的价格自然显得远远与价值不符。
果然当年11月嘉德又推出唐代同时期同为皇家之制的“大圣遗音”,虽然底板上部有显著的较长裂痕,却终以890万元拍出,刷新九霄环佩几月前创下的最古之琴最高价。
众名家未能奏响古琴
2004年夏,学生张君告诉李祥霆,何先生携琴至上海邀请各地古琴名家相聚赏琴,当时恰逢李祥霆在伦敦和南京有两场演出,只能抱憾与宝琴失之交臂。可是不久却传来名家们对此琴“声音一般”、“徒有其名”、“令人失望”等评价,令李先生大为不解也令琴主郁闷之极。
是年9月,忽闻“九霄环佩”已至北京,张君相告,如果老师有兴趣,可以送来家中欣赏。第二天张君携琴前来,褪下琴囊,置于琴桌,李祥霆有旧友重逢之感,略一按弹,其一二三弦宏松、润透、雄伟、深厚异常,音量强劲远高于所见过古代良琴,五六七弦则如常见之古代中等音质琴之音量,显得一般,弹至三小时后所有弦声都出来了。六七弦已成松透、深厚、润朗之境。李祥霆唯恐自个错觉,忙问张君感觉如何,张君答,有同感,并非错觉。两人皆兴奋不已。张君转达琴主之意,此琴可放家里再弹一晚,明日何先生宴请时再归还便可。李祥霆转谢,但这琴极端宝贵,担待不起,放在家里责任太大,还请先奉还。
说到众名家为何不能奏响古琴之音,李祥霆认为可结合四点原因来综合判断,首先是琴好不好;其二,弹琴的方法;其三,功夫;其四,个人修养。
传播中国古代文明之音
次日赴琴主何先生之约到一个茶艺馆雅间。那是个约20平方米的空间,石地面,硬质墙壁及顶棚,毫不吸音,在硬木桌上放好“九霄环佩”,略一按弹,奇音顿起,比在家里的感觉又好了很多。
其后,在深圳设有工厂的何先生先后安排了深圳、广州文人之聚,李祥霆到场奉琴展示古代经典之曲及即兴之奏,举座欢欣。古琴首次公开面对社会公众是在2004年11月的“金庸泉州文化之旅”的演出活动中。李祥霆弹奏了《流水》、《广陵散》等经典古曲,琴之音色音质再次得到检验。从此,无论是文人雅聚、佛家大典、文化盛事,乃至国家外事活动,只要是李祥霆应邀出席的重要演出,必有国宝“九霄环佩”出现。
李祥霆感叹,有此旷古未有之幸。他弹过的11张唐代古琴中,以此张“九霄环佩”音韵最佳,其他5张音韵极佳者,两张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两张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已不许再为人所触碰,另一张为私人珍藏,如此国宝级文物按常理在任何藏家之手都是不可轻易示人的,更何况再三再四地予琴人在公开演出中呈现于世,为世人展示中华文明之高之重,成为人类精神文明的、活的组成部分。李祥霆常想琴主何先生何来此奇心奇举——终有所悟:唯有有思想、有文化、有财富,方可如此,三者缺一不可。
题外话:
同名为“九霄环佩”的古琴一共有四张,一张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一张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一张在辽宁省博物馆,一张便是在何作如先生手上。
何作如,何如文化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世界茶文化协会名誉会长,中国文教体育用品协会副理事长,全国工商联委员,中国纸品本册委员会名誉主任。1984年从菲律宾回国创业,投资建设薄本生产企业。十多年来,为中国制本民族工业的起步、兴起、行业规范、技术进步、走向国际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起到了行业的带动作用。他带领的渡边集团也创下了中国最先将国外制本先进技术和国际标准带入中国、最先将中国所特有的“草浆”和“木浆”混浆纸生产的本册大量出口到美国市场、中国制本行业出口额最大的企业等几个中国制本行业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