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家长都会因为这个问题而伤脑筋,一天上班回来已经很累了,还要帮孩子检查作业。许多时候饱受工作摧残的爸妈真的不想再完成这样的任务,但娃说了,这是“老师的要求”!
仔细想来,检查作业也可以了解娃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学习状态,是否完全掌握了课上学习的各种知识点,对于了解孩子也是有很大帮助的。
加上各个学校的升学考试都各有不同,各种杯赛考证也有着很大的差异,家长若是不了解孩子的长处所在又如何帮他们针对性地报名,做到有的放矢呢?
我们今天就来好好聊聊检查作业这个话题:
首先要先强调一个关键!!!
绝不能为了检查而检查!!!
作业检查固然重要,然而实际考试中检查的时间相对较短,到了初中、高中就更是这样了。
考试中需要的是对知识点扎实的认识以及良好的第一感觉,一击中的。许多老师也不建议学生在快交卷时随便修改,因为这样的正确率反而会降低。
平时做作业,如果时间允许可以让孩子尽量做慢一点,保证第一次答题时的正确率。因为如果为了留出“时候检查”的时间而仓促赶工,这样往往会导致正确率差,为了修改这些错误花费的时间不会比再做一遍来的少,得不偿失。
所以为了孩子,各位爸妈还是不要“一揽子”地把检查作业的责任都拦到自己身上,能让孩子自己做的事家长就放心交给孩子去做吧,这样他们也能更早地养成独立的习惯,更早地为自己负责:
1.不让孩子养成依赖家长的习惯
正如刚才所说,孩子在做作业的同时其实就是自己一种独立人格的培养,父母在这个过程中参与得越多,就越会导致今后人格趋向于依赖他人,不能独立面对今后的困难,不能扛起应有的责任。
孩子知道写完作业后没有人会他的结果负责,那么他自己就会在写作业的时候倾尽全力,遇到了问题也会更加认真反思,做完了也会通过自查查漏补缺,逐渐就会养成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
也许许多爸妈还是会不放心,“孩子做错了会被老师批评怎么办啊?”但作业的反馈是来自孩子对待学习的态度,也许你能帮他把作业改好,那考试时又能帮孩子改试卷么?
2.不因家长的思想束缚孩子的想象
很多小学的题目都具有一些发散性思维的成分在里面,尤其是在一些杯赛中,创新、想象力对于解题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这方面孩子自己的能力是远远超过家长的,如果因为孩子的解题思路和自己的不一样就批评孩子,那无疑就是将这宝贵的优点残酷地扼杀在摇篮之中,给孩子带来的损失可能远远大于一次作业上的“优+”。
所以大胆让孩子自己去尝试吧,哪怕是做错了也不要紧,保护孩子的想象力,给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这才是最重要的。
3.让老师能了解孩子的真正情况
很多老师都会让“家长帮忙检查作业”,认为这是让家长参与孩子成长的重要环节。这样的出发点固然没错,但是学校和老师才是真正教育孩子的角色。
在小学阶段家长的知识帮助批改作业绰绰有余,遇到的错误大多都能帮助孩子改正,但这就是孩子的真正实力了嘛?如果小学阶段老师不能根据孩子的真实情况作出正确的决定,那么到了初中,由于孩子的“地基”不牢,很快问题就会暴露出来。
所以各位家长不要过分担心由于孩子的作业中的问题被老师批评指责。当老师发现了孩子的问题,那么一定会进行重点讲解,这就是帮助孩子二次巩固了薄弱的知识环节,对孩子的成长绝对是利大于弊。
不检查作业,看似会让孩子失去了家长的庇护,会让作业的正确率下降。单实际上这是在早早培养孩子对自己负责,会让孩子变得更自觉、更独立、更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