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会计从业资格将在《会计法》修订后被正式取消,引发业内高度关注和热烈讨论。在经过细致采访后,一些业内人士的观点值得行业关注:会计专业技术资格或将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会计证的部分功能,并得到用人单位和会计人的更多重视。与之相对应的,是需对会计人及其会计行为的引导和规范,特别是通过加强继续教育等方式,促进会计人专业技能的升级。
职称考试或将发挥更大作用
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又称会计职称,是指担任会计专业职务的任职资格,自1992年起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制度,以考代评或先考后评。
2000年,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修订并发布了《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暂行规定》以及《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实施办法》,将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分为初级资格、中级资格和高级资格。
财政部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我国共有374万人取得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161万人取得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13.3万人取得高级会计师资格,另有部分省市通过试点,评审产生了2420名正高级(教授级)会计师。
一位省级财政部门的会计管理人士表示,相比同期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人员基数,取得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人数所占比例很校
虽然有受访者认为,会计管理部门应当建立一套制度体系,实施过程控制,保障人才的选拔和评价,但是,不少受访人士表示,相比新设计制度,发挥现有会计职称考试的作用也许更加有效。
按照现行的相关规定,报名参加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人员,应具备的5项基本条件包括取得会计从业资格,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具备国家认可的高中毕业以上学历等。
上述会计管理人士认为,会计证取消之后,会计职称考试的报名条件应该也会相应发生变化,持有会计证将不再成为报名的基本条件。
有受访者表示,实际上,报考初级资格考试的条件门槛很低。对于想转行进入会计行业的人,不必担心会计证取消之后转行难度加大。有网友留言称:“现在从初级资格考试开始考起也挺好,可以提高会计人的职业素养。”
很多单位会计管理者表示,在会计证取消后,会计专业技术资格或将成为判断应聘者能力的一个标准,将发挥更大作用。
记者注意到,财政部发布的《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已经明确要深化会计职称制度改革,改革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评价制度,改进选才评价标准,完善考试科目设置,加强考务管理,提高考试内容的针对性、适应性,推动增设正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形成初级、中级、高级(含副高级和正高级)等层次清晰、相互衔接、体系完整的会计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价制度,充分发挥会计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价对会计人才选拔、培养的导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