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许多的老外来说,学习汉语不仅是了解中国,适应在华生活的一条必经之路;同时也让歪果仁们在各种汉字学习和文化活动中乐不思蜀。近日,第十四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决赛在泉州、长沙等城市开展。选手们的高技能让粉丝惊叹,除了高颜值,流利的汉语水平外,来自美国的李越还擅长各种乐器,钢琴弹唱让无数观众陶醉,汉语学霸康可也让许多人印象深刻,许多在学习中痛苦“挣扎”的老外要说了,他们的汉语学校太有才了,一个个都是中国通。
汉语学校永远有鲜活的文化大观等着你
学习汉语的乐趣可不止一点点,在“汉语桥”大赛中,这些选手们就痛快地high了一把。他们不仅能说会道,还懂得深层次的汉文化。北京场次比赛中,黄队选手分别以“花、龙、鱼、云、风”中国元素为代表,介绍自己对景泰蓝的认识,并以“汉语连接我和你”为主题设计出景泰蓝瓶。蓝队则以活泼舞步登台,称自己为吃货,运用景泰蓝火锅创意,与台下观众进行互动。
汉语世界里,可以玩的还有很多。比如来自意大利的蓝队队长徐天佑以一首中文吉他弹唱赚足掌声,来自韩国的黄队队长申素云则拿出自己的秘密武器,以一段富有节奏韵味的快板作为拉票助力,他还向记者提到对于景泰蓝的认识,他觉得景泰蓝代表着千锤百炼、精益求精,而徐天佑则认为景泰蓝精致、细心,包含了中国精神。
学习汉语成为全球热,像李越他们这些拥有高水平的汉语表达和精通传统文化的选手已经不再是凤毛麟角。汉语学校里,中国通大有人在。
在全球中文培训品牌儒森汉语学校里,有来自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韩国、泰国等许多国家的留学生、在职工作者以及游客体验着汉字魅力和传统文化。对于传统艺术的品鉴是最常见的一种活动形式,古代的青铜器、书法作品、国画的解读和鉴赏,让学员们不自觉感受到浓浓的古色古香。
拥有有创新的汉语学习形式、永远有新奇的汉文化展示沙龙。对于俄罗斯女孩安娜来说,在儒森学习的每一天都让她在中国的生活丰富多彩。每天若有新的故事和感想,她便在中文版微信中分享给这里认识的中文教师和其他国家的同学朋友们。
汉语课堂告别枯燥的字词重复在简单的过程中发掘无限创意
安娜已经了解了很多上海的文化,以及中国人的性格特点,她喜欢上了这里的很多朋友。对于异国他乡,歪果仁们也会觉得中国陌生、新奇,不适应这里的环境,都会带来心理的瑟缩。来中国工作,儒森给了她一个温暖的家的感觉,融入中国的本土生活,也是从儒森开始。
她的中文教师在课堂上,给她展示了许多简易的自己制作的教学道具,供他们认识许多中国特色的事物,比如外滩模型,比如用道具让他们参与角色扮演和情景教学,汉语不再是黑板上生硬的图画,不再是口中重复而无意义的字词,而是包含着能够感知的丰富和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