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些讲话幽默的技巧。
幽默的语言风趣、诙谐、意味深长,使人得到的感触就是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它就是采用了积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双关、飞白、移就、婉转及错综等多种辞格辞趣的手法。
幽默的构成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矛盾法”显然是一种最常见最基本的方法。所谓“矛盾法”就是使同一件事物、同一个问题在幽默本身或幽默和读者之中巧妙地出现两种不同或相反的思维逻辑轨迹的碰撞。也就是说幽默本身常规和非常规思维逻辑,及幽默的非常规的思维逻辑和读者常规的思维逻辑发生冲突,产生不协调,幽默的情趣就产生。
一、在构成幽默的语言中大量采用容易产生矛盾的、故意造成歧义的词语,本来语言表达中要求准确明白,避免语言的歧义造成理解的混乱。但从修辞角度来看,汉语一词多义的特性最能满足幽默矛盾性的特性。因此故意选择有歧义的词语造成思维逻辑的矛盾,产生幽默的效果。
例一:有个食品店经理,中秋时节挂出了一块出售月饼大招牌,可惜他把“月饼”写成了“日饼”,引得人们议论纷纷。一位热心人找到经理,指着招牌说:“你写月饼的‘月’字,写的是个白字呀!”经理反过来笑话人家:“你再看看,这哪里是‘白’字,‘白’字头上还有一撇呢!”
读者显然可以看出,这里的热心人所说的“白字”就是指把应该写的“月”字写成了错字,可经理却对“日饼”这明显的错误不顾,单把“日”字拿出来,按照自己的思维逻辑,从词的构型上大谈“日”字和“白”字的不同。把正常的思维逻辑引向歧路,造成对“白字”的歧义理解。这就是幽默本身常规和非常规思维逻辑的矛盾交叉,造成对“白字”的歧义理解。这是歧义造成的幽默情趣。
例二:一批大学新生正在进行军训。这天,指导员操着方言说:“今天,一班烧鸡,二班偷蛋,我来给你们做稀饭!”同学们听了面面相觑,搞不清这算什么训练内容。后来一个同学看了指导员的动作,才明白过来:“他说的是,一班射击,二班投弹,我来给你们做示范!”
二、双关构成的幽默双关是幽默最常用的一种修辞格。双关分两种,一种是谐音的,一种是谐义的。谐音双关是利用词语的同音或近音条件构成双重意义,使表面上的意思和实际上的意思造成交叉。汉语特有的歇后语,多是这类谐音双关。
例三:“坐飞机吹喇叭——空想(响)。”“膝盖上钉掌——离题(蹄)太远。”
谐音双关的例子在文学作品中比比皆是,这和汉字丰富多彩、同音异义字多的特点是紧密相连的。
沙叶新的幽默小说《告状》中,杨庆的儿子杨鲁找厂领导告状,说其父叫他背八百八十九页的《成语词典》,若不背就“操戈入室”,因此他说,“庆父不死,鲁难未已。”这里的“庆父”,既指春秋时期的人物仲庆父,又指杨鲁的父亲杨庆;“鲁”既指春秋时的鲁国,又指杨鲁。这既是成语的引用移植,又是谐音双关的巧妙运用。
谐义双关又叫语义双关,是利用词的多义性,使语句所表达的内容出现两种不同的解释,彼此实现交叉。
例五:孩子:“爸爸你当过船长吗?”爸爸:“没有。”孩子:“那妈妈为什么说你脚踏两只船?”
孩子的天真无知,不理解“脚踏两只船”的双关含意,构成了“船”的本义和引申义的矛盾碰撞,造成了幽默情趣。有些词语本无多义特点,但在特定场合下,因上下文的影响,也可带上某种双关含义。
例六:一穷诗人和一富翁并肩而坐,富翁想侮辱诗人,便问他:“告诉我,你跟一头驴能差多少"”诗人目测了一下他俩之间的距离,答:“不远,总共只有二十五厘米!”
这则幽默中诗人的话本来并无多义的特点,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带上了双关意义,成为对于对方蓄意挑衅的一种巧妙回击。
三、反语构成的幽默。反语,是使用恰恰相反的词语来表达相反的意思,使说出来的反话和所表达的本意构成交叉。中外的幽默文学作品中,运用反语造成的幽默比比皆是。
例七:孙犁的《荷花淀》中,几个年轻妇女冒生命危险去探望出外打游击的丈夫未遇,“有点失望,也有些伤心,个人在心里骂着自己的狠心贼。”一个“骂”,一个“狠心贼”,从反面活画出性格像热水瓶一样内向的中国妇女思念丈夫时特有的含蓄方式和娇嗔心理,使人联想起俗语“打是亲,骂是爱”的那种“骂”法。一骂一爱、一正一反交织在一起,引出读者一抹淡淡的会心的微笑。
以上从歧义、双关、反语三点对幽默的构成做一分析。实际不仅仅以上三种,只要我们注意观察、细心体味,我们就会发现幽默语言的规律。我们了解幽默的规律就是一方面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幽默的内在含义,一方面提高我们自身的修养和智慧,使我们生活得更精彩,更有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