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们在备考雅思口语Part2话题时,会面临人物题、事件题、物品题和地点题。因为话题种类较多,考生们往往会不知道从何入手怎样备考。其实在解决每个不同种类的话题时,我们会有很多不同的技巧和方法。今天朗阁海外考试研究中心的的专家就来谈谈如何对事件类型的话题进行解析。
在谈如何解析事件类话题的时候,我们选择其中一个近期常考的事件题作为例题。
Describea
familycelebration(suchaswedding)thatyouattendedrecently.
Youshouldsay
Whenandwhere
thiscelebrationwasheld
Whatyoudidin
thiscelebration
Whowasthere
Explainwhy
thiscelebrationwasheld
首先,考生拿到考题后需要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素材的选择。很多学生会在这个过程当中出现一些疑惑,例如:不少学生在课堂中经常拿到题目没有思路,就会以自己近期没有参加任何家庭活动为借口。其实,雅思考生以中学生和大学生为主要群体,他们的生活都以学习为主,在日常生活中也确实会缺乏生活经历。但是,这并不能成为阻碍学生答题的借口。我们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用一些技巧对素材进行选择。
一、可以选择从题目的举例中入手
为什么从题目的举例中入手呢?因为既然是出题官方给的例子,那么考生在运用的过程中肯定不会出现偏题的情况。除此以外,直接使用原题中的例子,可以为考生节约备考时间,也就说考生不要花费太多时间去进行头脑风暴。所以,一般对于思路比较窄的学生而言,在出现大脑“短路”,无法想到合适的素材的情况下,考生可以直接选择题目当中直接给出的例子。
二、在答题时,考生千万不要“实话实说”
对于雅思口语话题比较熟悉的考生一定不难发现,在考题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限定语,例如在Describeahappyeventwhenyouwereakid这道题目中“whenyouwereakid”就是限定语。又例如在上面的例子中,出现了限定语“you
attendedrecently”,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千万不能被这样的限定语所迷惑,认为只能说“小时候”或者“近期”,大家大可以把自己熟悉拿手的素材进行修改,来满足题目当中限定语部分的要求。因为,毕竟在口语考试时考官与你并不相熟,所以不必担心考官知道你“造假”。那么,根据以上所说的两点,大家可以谈谈近期参加的Wedding。
在解决了素材的选择问题之后,考生下面要做的就是思考相关词汇。既然我们在这里要谈及近期参加的婚礼,那么关于婚礼,考生需要记住相关词汇。在进行词汇补充时,笔者建议考生问自己四个W:when,where,who,what。因为在事件题当中,这四个W是基本要素,是必须回答和解决的问题。
When:对于这一要素,非常容易,只要考生满足“recently”这个要求即可,于是大家可选onemonthago或者lastweek等等。
Where:婚礼的地点一般会选择church或者是hotel。考生们在此请注意:没有人会在restaurant结婚的,所以请注意hotel和restaurant的区别。
Who:考生一定要知道以下婚礼中人物的表达方式bridegroom,bride,bestman,maidof
honor,officiant,guest,flowergirl。
What:可以选取婚礼中主要场景的词汇进行表达,不需要面面俱到,毕竟考试时间有限。例如:
exchange
weddingvows交换婚礼誓词
exchange
weddingrings交换婚戒
pronouncethe
newcouplehusbandandwife宣布新人结为夫妇
tossthe
bouquet抛捧花
除此以外,考生在进行事件题的话题描述和练习的时候,需要找到“自我存在”。毕竟这是自己经历的事情。那么“自我存在”的位置如何寻找呢?很简单,从刚才我们所提到的4W要素中的who部分入手,把自己带入其中。比如说适合考生的“自我存在”有bestman、maidofhonor、guests等等。其中女生在寻找自己的位置的时候,甚至可以把自己放置在接到新娘捧花的位置上,“youknow,Iwasthepersonwhogotthebouquet”。因为这非常符合英语国家文化,在表述时可以拉近自身与考官之间的距离,“andthatisthereasonwhythisweddingissomemorabletome”。
当然,考生还需要注意事件题的一个考点:过去时,这也是中国考生经常在口试中容易出现的错误之一。那么考生们在平时备考口语话题时,要尤其注意对于过去式的敏感性和练习度,在考场上更要注意不要因为语法错误而影响得分。
笔者在这里浅谈了对于雅思口语话题中的事件题的解析,希望可以给考生们一点启示和帮助,希望大家在备考的时候可以将这些要点灵活地运用于事件题的解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