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等生之所以是优等生,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他们有良好的习惯。以下,星火教育小编整理总结了十个优秀的学习习惯,为大家的不断进步助力一把。

一、认真预习的习惯
很多同学因为没有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导致课前预习成为了一个容易忽视的环节。那么预习有什么样好处呢?课前预习可以使课堂听课有一个明确的目的,提高听课效率。还能够复习、巩固已学的知识。最重要的是能发展自学能力,减少对老师的依赖,增强独立自主性;预习可以加强记课堂笔记的针对性,改变学习的被动局面。
在预习时,要做到:
(1)了解教材的大致内容与前面已学的知识框架;
(2)明确本章或本课的内容与前面已学知识的联系,找出所需的旧知识,并学习新的知识;
(3)找出本课的难点和重点,并作为听课时的重点;
(4)对重点问题和自己不理解的问题,用笔划出来或记入预习笔记。并在空闲的时间理解清楚。
二、专心听课的习惯
实际上,有相当多的同学认为上课听不懂没有关系,课下再看书也可以。抱有这种想法的同学,听课时往往不求甚解。或者稍遇听课障碍,就不想听了。结果浪费了上课的宝贵时间,增加了课下的学习负担。因此,课前应下定一个关于听课的决心,要求自己必须当堂掌握新知识。这样一来,会促使自己集中注意力来听课。
上课听讲一定要理清思路。要把老师在讲课时运用的思维形式、思维规律和思维方法理解清楚。目的是向老师学习如何科学地思考问题,以便使自己思维能力的发展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使知识的领会进入更高级的境界。
三、及时复习的习惯
根据遗忘曲线,识记后的两三天,遗忘速度很快,然后逐渐缓慢下来。因此,对于刚学过的知识应做到及时复习。随着记忆巩固程度的提高,复习次数可以逐渐减少,间隔的时间可以逐渐加长。切忌在学习之后很久才去复习。这样,所学知识会遗忘殆尽,就等于重新学习。
及时复习可以加深和巩固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且所谓“温故而知新”,就是说,复习过去的知识能得到很多新的收获。复习能使知识达到一个系统化的水平,学会将知识融会贯通起来。
系统化知识就是从整体、全局或联系中去掌握具体的概念和原理,使所学的概念和原理回到知识系统中的应用位置上去。其次,系统化知识能把多而杂的知识变得少而精,从而完成书本知识由“厚”到“北的转化过程。系统化的知识,容量大,既好记又好用。系统化的知识更有利于同学记忆。那么想要将知识系统化,应做到:
(1)在平时把概念和原理学好;
(2)肯于坚持艰苦地思考;
(3)掌握科学的思维能力。
四、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做作业能够及时检查学习的效果。所学知识在经过课前预习、课堂听课、课后复习,究竟是否领会,是否记牢;知识能否应用,应用的能力有多强。
做作业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学可以通过做作业,把容易混淆的概念区别开来,对事物之间的关系了解得更清楚,公式的变换更灵活。
做作业可以提高思维能力。面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就会引起积极思考。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使新学的知识得到了应用,而且还能够锻炼思维能力,使思维能力在解答作业问题的过程中,迅速得到提高。
做作业还可以为复习积累资料。作业题一般都是经过精选的,有很强的代表性、典型性。因此就是做过的习题也不应一扔了事,而应当定期进行分类整理,作为复习时的参考资料。
五、练后反思的习惯
同学们在做完题目后,需要通过反思将知识引申、扩展、深化。通常来说,习题做完之后,要分为两种情况进行反思。首先一种情况为正确解答出题目,分五个层次反思:
(1)思考是用了什么方法进行解题;
(2)思考解题依据的原理;
(3)思考是如何想到这种方法解题的,也就是解题的思路;
(4)思考是否还有其它的解题方法,将方法进行比较,逐渐培养求异思维;
(5)思考所解的题目能否变通一下而变成另一习题,促使思维发散。
第二种情况为错误解答了题目,分三个层次反思:
(1)思考错误解题的根源是什么?
(2)总结解答同类试题应注意哪些事项?
(3)在以后应如何克服常犯错误的习惯?
“吃一堑,长一智”,同学应不断完善自己。逐渐做到有疑必问、有错必改。

六、积极应考的习惯
有的同学在考试时如果考不出应有的水平,其中就涉及到三个决定性的因素:一个是学习因素,即知识能力的水平;一个是心理因素,即情绪、意志等状况;一个是方法因素,即会不会应考的问题。
应从三方面解决如何应考的问题:
(1)带着一种积极的态度参加考试,不要给自己施加压力。临考前,不去设想还未发生的事情,对自己的期望要实事求是,以及正确对待外来的压力;
(2)考试前要休息好。临考前要减轻学习负担,充分的睡眠,适当进行体育活动,确保身体键康;
(3)在考试过程中,注意答卷顺序,按先易后难的答卷法。审题要认真,想不起来,先放一放,做好后要仔细检查,更正错误。
七、阅读自学习惯
自学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学习中遇到的大量问题,主要是靠自己去解决。阅读是自学的一种主要形式,通过阅读相关知识的书本,可以独立领会知识,把握概念本质内涵,分析知识的前后联系。阅读中反复推敲,理解教材,深化知识,形成能力。学习层次越高,自学的意义越重要。
八、观察的习惯
对客观事物的观察,是获取知识最基本的途径,也是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环节。因此,每一位同学都应当学会观察,逐步养成观察意识,学会恰当的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观察中做到“看”和“想”的有机结合,通过大脑进行信息加工,总结出事物的一般规律和特征。
九、切磋琢磨的习惯
独自学习,无人切磋,则孤陋寡闻。因此同学之间的学习交流和思想交流是十分重要的,遇到问题要互帮互学,展开讨论。每一个人都必须努力吸取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像蜜蜂似的,不断吸取群芳精华,经过反复加工,酿造知识精华。
十、总结归纳的习惯
课后进行小结可将分散孤立的每章每节的知识形成知识系统。对所学知识进行概括,抓住应该掌握的重点和关键。将容易混淆的概念进行对比理解。每学习一个专题,要把分散在各章中的知识点连成线、辅以面、结成网,使学到的知识系统化、规律化、结构化。这样运用起来才能联想畅通,思维活跃。
人是容易有相对固定的受控时间去完成自己既定的目标的。也就是说,相对于被不同的事情推动去行动的人,坚持在固定的时间干一点什么的人更容易坚持去完成目标。因此,星火教育小编建议同学们在养成以上习惯时,尽量让自己有一些固定的时间去做固定的事情。
请联系网站客服,了解详细的优惠课程信息~
优质、便捷、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