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子价值
国际象棋每个棋手在分析局势、对比实力以及进行子力兑换时,需要明确各种棋子的价值。但是切记,这些分值怎么着也只能作为一个参考,它绝不是万能的。各种不同棋子的实际价值,依其所占空间位置、与其他棋子协同作战的关系以及局面形势,以至对局经历的阶段,而发生实际的差异。比如兵冲到底线就可升格为后、马、车、象之一,当它接近底线时,价值可能明显升高数倍,相联的兵或并列的骈兵比重叠兵强,孤兵(或悬兵)在不同的发展中可能是弱点,也可能成为攻击的支柱,价值不同,象有好象与坏象之分,在残局中异色格象比同色格象容易和棋等。棋子的实际价值是变动价值。对这种种变化所作的估计和判断是制定不同的战略战术计划的基矗
在对弈时,双方都要进行不可避免的兑子(王是唯一不可兑子的棋子),下列子的价值如下(以兵1分为例,王除外)
后——10分
车——5分
象——3分
马——3分
兵——1分
质差补偿
兑换过程中棋子一般价值的损失(比如车换马、车换象、后换车马或车象),有时能换取主动权或在空间、形势、时间速度、子力协同方面取得一定补偿。这种补偿与质差相抵的得失,是估计局面、分析形势的重要因素。
双象优势
每次双象控制不同色格,相互补充,协同作战。兑换其一必然削弱与该象同色格的控制,任对方子力驰骋其间,因此双象一般比马象、双马优越。不过在封闭局面下双象没有开放斜线可供活动,此时,双马优于双象。
弃兵布局
用牺牲兵为代价谋求出子速度和主动权的开局战略叫“弃兵局”。常见的弃兵局有中心弃兵、王翼弃兵、后翼弃兵等。
兵形走法
兵的走法是直进斜吃。由此特点常形成后面的兵保护前面兵的“兵的链条”,以封锁对方从正面突击的道路。“兵链”中落在最后无兵保护的兵为落后兵,是“兵链”的弱点。这种落后兵如处在半开放线上就更易受攻击,它前面的一格常为对方占据。c4-d5-e4这样的兵形为楔形兵。f7-g6-h7这样的兵形为龙眼形或堡垒形。
战术组合
各种简单战术如捉双、闪击、闪将、牵制、半牵制、引诱、诱离、消除保护、截断、封锁、腾空格子、转让走子权、底线杀、闷杀,第7横排杀、破坏王前兵阵、强制兑换、兵升格、反击、过渡、等着等等的综合运用,是带有紧凑和强制特点的复杂连环计,常带出人意外地“弃”兵“弃”子性质,故有人称之为“连珠妙着”。
空间优势(地盘优势)
一方子力在棋盘中所占格子和所控制部位的数量上占优势,它与阵势结构的特点有关,是判断局面优劣和主动权的重要因素。
等级称号和国际裁判
国际象棋手如果在国际棋联规定的各种比赛中取得一定的成绩,可获得国际棋联所定的等级称号。在面对面比赛中的国际等级称号有:特级大师、国际大师、棋联大师、女子特级大师、女子国际大师等5种。特级大师是最高级称号,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①参加世界冠军挑战者对抗赛的任何棋手;
②国际大师或棋联大师在局数总和不少于24局的比赛中,两次或两次以上获得特级大师的成绩,国际等级分至少为2450者。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可获得国际大师称号:
①在局数总和不少于24局的比赛中,两次或两次以上获得国际大师的成绩,国际等级分至少2350者;
②下列比赛的第1名:世界女子冠军赛、大区赛、世界青年冠军赛、欧洲青年冠军赛、美洲青年冠军赛、非洲青年冠军赛。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可获得棋联大师的称号:
①在局数总和不少于24局的比赛中,两次或两次以上获得棋联大师的成绩,国际等级分至少2250者;
②中学生(17岁以下)世界冠军赛的第1名;
③在世界冠军赛的一个循环中比赛局数不少于13局,取得1次棋联大师的成绩。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可获得女子特级大师称号:
①在局数总和不少于24局的比赛中,两次或两次以上获得女子特级大师的成绩,国际等级分至少2250者;
②在女子世界冠军赛的一个循环中比赛局数不少于13局,同时取得1次女子特级大师的成绩。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可获得女子国际大师的称号:
①在局数总和不少于24局的比赛中,两次或两次以上获得女子国际大师的成绩,国际等级分至少是2100者;
②在世界冠军赛的1个循环中比赛局数不少于13局,同时取得1次女子国际大师的成绩。
国际象棋国际裁判的称号,由国际象棋联合会根据以下条件授予:
①精通国际象棋比赛规则和国际棋联的棋赛规程;
②作为裁判员表现出绝对的客观性;
③至少掌握两种语言,其中一种必须是国际棋联的官方语言;
④至少在4次重要的棋赛(指全国团体赛或个人赛,国际棋联的所有正式比赛、国际等级赛、国家与国家的对抗赛、不少于100名棋手参加的国际比赛)中担任过裁判长或副裁判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