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找回音乐的主控权
Q:1月底你的《魅影成歌》演唱会确实让人大吃一惊,因为很多人原以为无非就是《童年》等一堆老歌怀怀旧呢。
A:对,所有人对我们这代歌手固有的思维就是这样。其实,我觉得我远不止这些,但是没有机会展示给别人看,人家就不知道你还有什么其他的东西。这次我之所以想弄这个,从创意到导演全都是我,我就觉得,我必须要做出一个东西来,才能让人家知道你在做什么。我的整体思路,是想做成一个有代入感、有戏剧感和戏剧因素的演唱会,不同于一般的在体育馆剧场开的那种。
Q:我看你这次选歌也挺大胆的,除了《童年》和《什锦菜》是从前经常唱的以外,其他很多歌大家并不熟,或是很难将这些歌,譬如《因为爱情》《那些花儿》等跟你联系起来。要知道,很多人判断演唱会好不好看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有多少歌是我能跟着一起唱。但那天,整场气氛相当热烈,情绪从头到尾没掉下来。
A:这大概就是小剧场的功能所在,整个演唱会是有故事情节和情绪逻辑串联起来的,有了这个基本的架构,观众了不了解你的歌都无所谓,你的故事情节在那儿,他的情绪自然就进去了。而且我选歌也是整体考量,这个歌适合在这儿就放在这儿,不适合在这儿,就该往哪儿放就往哪儿放。就像我唱那首《小丑进撤一样,我知道这首歌没多少人知道,但这首歌我喜欢了20多年,我一定要在自己的演唱会上唱。有些歌注定是要在某个晚上唱给你自己听的,那这首《小丑进撤就是唱给我自己听的。我不管别人喜不喜欢,因为我的晚会,我再去投合观众,那就没谱了,那种晚会永远都是唱《童年》,大家都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我觉得我的晚会上就是要体现我的品位,我自己喜欢的东西。
Q:主控权要在自己手上?
A:对,首先你要为自己唱歌,你自己感动了,客观上再去感动别人。你要听什么我就唱什么,我不认为这是对的,我自己由衷地想要唱这首歌,我有一种强烈的表达愿望,用歌告诉你我的喜怒哀乐,我所关注的东西,要表达我自己的态度。
唱歌的观念也在变
Q:这个演唱会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的戏剧化。但凡事皆有两面。譬如那天我一个既做过媒体也做过歌手的朋友就注意到,你在唱歌时的嘴型,动的辐度很大,有些夸张,很像在演戏,会让人觉得不真实,因而就有了距离感。
A:这个东西我觉得因人而异,因为我强调的就是戏剧感。但是说到口型这个问题,我自己平时唱歌,这么多年就是这么唱的,不那么唱怎么唱呢?
Q:好多流行歌手在台上唱的时候,嘴都不打开,像你这样,有人就会觉得,她是不是太强调发音了?
A:哦,那我就明白了。流行歌曲有咬字含混不清的,以周杰伦为代表,这已经形成了他的特点。但唱歌还是得让人听清吧?我觉得这是一个观念问题,其实是可以探讨的。
Q:说到唱歌口型问题,我不知道你最近是否有看《我是歌手》?
A:我在看啊,而且很喜欢这个节目。
Q:当中的黄绮珊其实也遇到跟你类似的问题。她的出现也引起了很大争议,非议她的,就有人说她唱歌的口型过大,过于夸张,显得太做作。
A:我觉得唱歌当中有很多东西,一段时间过后,你的观念会有些改变。就像你说的口型问题,我们以前没想过这种嘴型会夸张。因为我们过去受到的训练,一定是要字正腔圆,那种不是字正腔圆的,我们反倒不会唱了。可能将来我可以再试试不那么字正腔圆会怎样,这是观念的问题。但是过去二三十年,流行歌曲的观念发生了多少变化?过去的演唱就得要起伏跌宕,要戏剧化,但是现在像小野丽莎,就是一把吉它,很多人都喜欢;像李健,就是这样平平淡淡,没有任何戏剧性,同样很受肯定。而要是在上世纪80年代,唱歌声音就得高啊,像刘欢那种,在那个年代唱歌就是一定要注意嗓音的上下通透,像韩红这样实力派的才受欢迎,但是,是不是一定要那样才是好歌手?不见得。哼哼唧唧的也是一种歌手,像曾轶可都能出名,这就是观念上的改变。曾经认为那是对的,但现在没有对和错了,那时候觉得这样才是唱歌,现在就是什么样都是在唱歌,只要你是在表达,只要你是在用自己的风格。
Q:那天演唱会我们也感受到了你的很多改变,譬如你居然唱了《RollingInTheDeep》,大家都觉得这个太牛了!都没想到你会唱这歌。
A:嗨。我觉得是这样的,那个歌,我把它放在爱情的版块,还加了那么几句:“爱情也不全都是甜蜜浪漫,也有闹心搓火的事儿……”我没有怎么唱自己的成名曲,我摒弃这种做法,我不想做成我自己的成名曲回顾,我要让人看到我现在的状态。《RollingInTheDeep》,我是挺喜欢这首歌的,再一个,我也唱时下的这些歌,我也关注一下当下的东西,我也拿来为我所用。
《我是歌手》的观念碰撞
Q:这次《我是歌手》把很多老歌手都又搬了出来,中间也发生了很多观念上的碰撞。就说黄绮珊,有人觉得她唱功非凡,也有人觉得她是在炫技。你怎么看黄绮珊的表现?
A:黄绮珊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是圈里公认的唱将,但销声匿迹那么久,大家都不知道她还在没在唱。现在这个节目又把她找出来了,而且这些年的沧桑感、这些年的阅历,都在她的唱上。她绝对有炫技的这一面,但是她就觉得,有些歌就需要这么唱。但她其实不是所有的歌都这样,不是说喊的歌她唱得好,平的歌也唱得很好,只是大家还没听到而已。她那种声音一出来,就有那种音色的魅惑感,我一直挺替她惋惜的,这么好的声音没能出来。
Q:那其他几位呢?有没有让你印象很深的?
A:那天尚雯婕才唱了几句《你怎么舍得我难过》,我就觉得唱的非常好。她的表演、她的演唱状态非常让我惊艳,但那天她唱的黑眼豆豆的歌发挥不是太好。另外一个特别不公平,我觉得杨宗纬唱的很好啊,怎么就给弄下去了?观众可能还是对他不熟吧?
Q:其实杨宗纬的名气挺大的。可能大家觉得跟他以前所熟知的那种印象反差比较大吧。你看齐秦陈明他们,也会有人觉得跟从前的反差比较大,因此相应的评价也就不太一样。
A:其实这也让我想到,我们这个年龄层的歌手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有的人到这个年龄这个情况了,平时还练吗?也有的人,可能现在生活衣食无忧,或许就没有当年的激情了,没有当初的那种冲动了,没有当初奋斗的那种激情和渴望了,那种原始的动力就会淡了。这很残酷,我在演唱会的时候说,青春是一种态度,年龄是个数字,好的心态的确是需要一些年龄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有一些变化,声音的变化、身体的变化、精神状态的变化,包括你关注的东西,你要是说还像三四十岁的人,像崔健还有那样的激情的,真的太少了。
Q:那我多问一句:你现在还坚持在练吗?
A:我练啊!当然也不是天天练,但是我就没有远离过啊,我平时听音乐、听歌、练琴,始终都在这个状态里,没有游离过。说句俗话,我反正是一个比较用功的人,而且这么多年,有时候朋友们就在感慨,现在都到文艺中年了,你怎么还能继续文艺下去?我就是要将文艺进行到底。
精通网络,但就不开微博
Q:你确实是太文艺了。譬如演唱会上你自己写的那些串词,安排的那些情节。而且不光是文艺,大家都觉得你太时髦了,那场演唱会,那么多网络热词都用上了,甚至《一代宗师》里最新的台词也用上了。还有《RollingInTheDeep》那个神翻译,第一句就给翻成了“姐已经是怒火攻心”,这好像也是网上找出来的吧?
A:没错,那个歌词的翻译是在网上搜到的,那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翻译,非常传神,很有个性,符合这个歌的气质。我确实是比较喜欢上网,网络上有很多有意思的东西,我爱看,也爱记。
Q:怎么就没见你开微博呢?
A:微博这个东西,有时是成于斯也败于斯。确实多少人都劝我开一个,我想了半天,还是算了。我觉得麻烦,第一,我很讨厌那种吃个菜就发个菜晒幸福的这种,当然人愿意发也没关系,但是对于我来说,没意思。其二,有时你发个什么东西,说不定就会引起轩然大波,我觉得那是个是非之地,当然有喜欢你的,也有不喜欢你的,骂你的,跟你拽两句话,你自己看了难受,影响情绪,带来负能量,何必呢?还有一种,比如说,咱俩是朋友,但就非得在那上面对话吗?你非得要让人家看到你们俩的对话吗?你可以私下说啊,你可以微信说,或者发到朋友圈里,微博那是个公共场所,你的一举一动,都会受到关注,也可能因此带来一些危险,就比如说之前有拐卖儿童的,就是因为有些父母老在微博里晒自家孩子的照片,让别人看到了,就成目标了,把孩子给劫了。这就是一个社会安全的问题。所以说微博难免会是个是非之地,你就说舒淇吧,多少人会产生这种负面的东西,不得不关掉微博。
Q:那你虽然没开,肯定也经常去看吧?
A:我是看,我用马甲上去看,谁也不知道那是我。我是这样想的,如果微博是实名制,加V的,那就是为了宣传,就是自媒体。我觉得这不错,但是你要真想写一些真实的东西,那你就弄个马甲。我是说,干脆就成为一个隐身人,天天看,潜水。我就觉得,网络上的事情我想知道,当下发生的事情也想知道,网络时髦语也好,你别什么都不知道啊,但是不妨碍我去观察,冷眼旁观,但未必一定要写,反正我现在还是这么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