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从幼儿园升入小学,这个转变的过程一直都是让家长比较头疼的,因为大多数孩子起初都会不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有的孩子甚至会又哭又闹不想上学,这就需要家长和老师在孩子幼儿园大班的时候做好升小学前期的准备工作了
学校——时间上的配合
在幼儿园大班的时候,集体活动的时间一般是三十分钟左右,主要以动的游戏为主,而小学上课时间是四十分钟到四十五分钟,静的课堂活动为主,而且要严格遵守课堂纪律,这就要求幼儿园在上大班课的时候,适当延长上课时间、而且要注意课堂纪律,让小朋友在心理上、时间上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心理上的配合
在幼儿园大班上课的时候,老师要向孩子讲述一些关于小学的学习生活情况、让孩子们对小学的学习生活不是那么陌生,先有一个耳濡的过程,告诉孩子小学后会比较严格的作息时间和上课时间、课程会比较多,沈阳早教中心小编提醒,对孩子做这种心理上的暗示是很必要的。
家长——学会让孩子独立
从幼儿园到小学,也就证明孩子一点点变成大孩子了,不仅教育要独立,生活习惯也要独立。幼儿园都是有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接送,上小学之后要一点一点锻炼孩子自行上下学,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要让孩子知道家长的名字、电话、家庭住址等,并告诉他要走哪条路、怎么走安全、还要教会孩子一些交通规则,熟练掌握后才能放手让孩子自己行动。生活上的独立还要让孩子自己学会整理书包、文具用品、每天自己按时完成作业,只有这样必要的训练,上学时才不会手忙脚乱。
在家里培养良好的作息习惯
由于上小学后,会有严格的作息时间的安排,比如间操时间、吃饭的时间、上课的时间。休息时间变少,导致很多孩子一时适应不了,所以孩子在家的时候家长就要培养孩子有良好的作息时间,要做到按时睡觉、按时起床、按时吃饭,这样才不至于刚上学就迟到,适应不了紧凑的作息时间,要知道,良好的学习习惯从上学不迟到开始。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在幼儿园的时候,家长往往会带很多食物给孩子,以备不时之需,孩子什么时候想吃、饿了就可以吃,而上小学时不会有那么自由的吃东西时间,往往只有在午休或特定休息时间才能吃东西,所以沈阳早教中心小编提醒家长,要让孩子养成正餐时间吃饭的习惯,不要用零食当主食,也不要养成随地想吃东西就吃的习惯。
培养孩子参与习惯
幼儿园上课大多以老师传授为主,孩子上课较被动,想听就听、不想听就在下面玩,而上小学后的课程是比较系统的,因此要培养孩课堂参与能力,关注孩子是否能做到上课认真听讲,而且要让孩子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去,家长要配合学校的教育,及时与老师取得联络,多与孩子交流,了解孩子在学校各方面的情况。孩子做对一道题,学会一套体操,父母都应该给予鼓励,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让孩子体会获得知识的快乐,体会参与的快乐。
咨询
在线QQ:
课程信息:houxue/xuexiao/46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