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主动搜索问题来回答的,就是顿悟到了点东西想说说。
首先介绍下背景,很小就喜欢摇滚,听了将近20年,前面4-5年全是听的国外乐队,后来才接触国内摇滚,然而欣赏要求已经下不来了,除了个别单曲外基本没发现能长期认同的乐队。上大学后组团玩过两年校园级别英伦摇滚,工作后长期在娱乐圈河边走,见过台前台后的音乐人也数不清了。
一直没有深究过为什么喜欢摇滚,只知道自然而然就是喜欢,也没想去弄清摇滚为什么能打动我,直到今天。。。
情况是这样的:现场感受了一场殿堂级金属系乐队的演出,N年前判若神明的乐队期待了这么多年,今天好不容易盼到现场却一直找不到感觉,愁死我了。期间有2首歌的前半段仿佛被感动到了,但到了后半段尤其是副歌阶段,这感觉又迅速溜走。然后就陷入了深深的沉思状态,音乐也没什么心思去听,就在分析这到底是什么状况。
然后就顿悟了!
摇滚的精髓是低音。
摇滚是一种用身体去感受的音乐。
摇滚是把低频振动包裹在节奏旋律中打入脉搏的音乐。
摇滚是要用低频去共振生命体最原始律动的音乐。
摇滚是要挖掘灵魂的地表下埋在地核深处翻滚的岩浆,挖掘每个人最原始的冲动。
纯理性的角度分析:
声音的本质是振动,高音好、解析好的音乐听久了会刺耳和头痛;低音震撼的音乐听久了会心慌。
人耳能接收的低音范围比乐器(尤其是bass和鼓,摇滚乐队中最不善表现的bass才是决定乐队好坏的关键)能发出的全部音域窄很多。在经过功放、音箱的放大处理后,这些耳朵听不到的震动却全部传达到了身体上。
举个例子,hifi高玩练就一对“金耳朵”,只喜欢用2.0音箱,模拟的是耳朵接收音乐的过程,只要用耳朵去感受音乐的所有细节。他们鄙视2.1/5.1之类低音分离的音箱,因为这样会损失很多解析度。而绝大多数的人是没锻炼过的“木耳”,通常会觉得便宜的2.1音箱体验效果反而好过昂贵的2.0好,那是因为他们没在用耳朵听,而是用身体在感受,而突出的低音更容易被没有接受过训练缺原始存在的身体机能接收到。
今天的演出本身,站在金属系的欣赏角度去看完全说的上是出类拔萃。
但在没喝酒、没运动、没啥毛病的情况下,人体的节奏没那么快,一上来就给你快节奏的低音身体是适应不了的。但大部分人会很容易被现场气氛感染,被动把自己的节奏调快去适应环境。而我这种摇滚老油条已经慢慢形成了自己的理解,不容易被外界环境打动,所以没有融入到现场气氛中。当人均脉搏提升到100的时候,我的心跳应该还在70左右,而那2首歌的前半段恰恰降低bpm回到了我当时的节奏,就特别有带入感。
纵观摇滚名人堂以及各个乐队的经典曲目,排前面的那些大部分是慢歌吧,这种音乐不需要环境配合就能匹配到身体平静状态下的律动,所以更容易被大部分人在大多数情况下接受。
为什么摇滚要听现场:
乐手通过现场的辅助条件(灯光、舞美、语言、动作、表情)等一切条件,煽动气氛到符合音乐的节奏,从而把低频振动通过共振传达到现场观众的身体中去。好的摇滚不是靠炫技,不是一味的快,而是煽动能力,共鸣能力。所以不到现场,没有煽动怎么能理解摇滚呢?
摇滚受众的特殊现象:
很多人盲目装逼听摇滚,人云亦云,习惯了用身体去接受与自身并不协调的振动节奏,这种冲突感久而久之会形成一种被动的对不协调的承受需求,而这种转变是不容易被发现的。
为什么“喜欢”摇滚的人中受虐、施虐、吸毒、破坏、暴力等极端表现比例会很高,现在知道了吗。
而真正玩摇滚理解摇滚的都在说“peace”,这是找到了自己对于冲突的平衡与协调。战争的最高境界是和平,大概可以解释这个现象吧。
PS吐槽一下演唱会上根本没有匹配节奏却动作夸张的人,你们是在干嘛。。。
找到自己的摇滚:
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有些人性子慢,就适合下潜深节奏慢的黑暗系。
有些人性子急,金属、工业就最合适了。
还有些人喜欢特立独行,不妨试试试验和另类摇滚。
有些人随性,英伦、乡村、民谣系就不错。
总之,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不要人云亦云,而不同的状态下听不同的音乐感受也会不一样,慢慢琢磨吧。
再总之,只要你的人性里有自己坚持的东西,潜意识里的暴力、破坏、冲动的欲望没有完全泯灭,那就必然有一款摇滚适合你。
【摇滚死兔子的回答(20票)】:
我觉得一个在维基上有其定义的事物是不需要什么额外描述的
如果你不懂没关系朋友去听去感受你总会完成你自己的定义
听音乐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你不需要在享受自己喜欢的音乐时向别人解释你听的是什么
对某种音乐的定义不妨碍我们享受自己热爱的音乐
你问我我也说不出来到底什么是摇滚
但是当摇滚乐响起的时候我会告诉你:这就是摇滚乐
如果非要一个定义请参照下文并阅读扩展材料
摇滚乐是流行音乐的一种形式,通常由显著的人声伴以吉他、鼓和贝斯演出,很多形态的摇滚乐也使用键盘乐器,如风琴、钢琴、电子琴或合成器。其他乐器,比如萨克斯管、口琴、小提琴、笛、班卓琴、口风琴或定音鼓有时也被应用在摇滚乐之中。此外,不太出名的曼陀铃或锡塔琴等弦乐器也被使用过。摇滚乐经常有强劲的强拍,围绕电吉他,空心电吉他,以及木吉他展开。
摇滚乐源自于1940和1950年代的“rockandroll”运动及rockabilly,此二者是由布鲁斯音乐,乡村音乐及其他音乐形式演进而来。AllMusicGuide杂志认为,“最纯粹的摇滚乐形式有三个和弦层次,一段有力而连贯的背景节奏,及吸引人的旋律。早期摇滚乐师从颇多,主要是布鲁斯乐,R&B,乡村音乐;同时也被宗教福音,传统流行乐,爵士乐和民间音乐影响。所有的这些影响都汇集到一个简单的、基于布鲁斯的歌曲结构中,它节奏快,引人起舞,引人陶醉。”
在20世纪60年代晚期,摇滚乐与民间音乐的融合产生出民谣摇滚,与布鲁斯的融合产生了布鲁斯摇滚乐,还与爵士乐融合产生出融合爵士乐。在某个不确定的时期又产生了迷幻摇滚。在70年代,摇滚乐吸纳了来自灵魂乐,放克以及拉丁音乐的元素。与此同时,摇滚乐产生出许多下属类型,比如软性摇滚,重金属,硬摇滚,前卫摇滚及朋克摇滚。20世纪80年代产生的摇滚类型包括合成器流行乐,硬核朋克以及另类摇滚。在90年代,这些类型中又加入了油渍摇滚,英伦摇滚,独立摇滚和新金属。
专门演奏摇滚乐的艺人团体被称为摇滚乐队或摇滚乐手。大部分摇滚乐团包括吉他手,主唱,贝斯手和鼓手,组成一个四人阵容。部分乐队取消了这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角色或者让主唱同时担负起演奏乐器的任务,由此成为一个二人或三人组合。另外的乐团会增补一个或两个节奏吉他手或者一个键盘手。在比较罕见的情况下,乐队会使用诸如小提琴或大提琴这样的弦乐器,或者萨克斯管,小号,长号这样的管乐器。
摇滚乐不仅唱出人们对爱情,美好生活的追求,还发泄出对现实世界的不满,涉及到战争与和平,民主与政治等方面。其种类、风格繁杂,从几个大的方面来看,现代摇滚的发展主要基于黑人音乐、地下文化、现代科技以及“后现代”浪潮,形成以“金属”、“朋克”、“歌德”、“迷幻”、“说唱”、“黑色氛围”为主要风格的非主流音乐。
以上参考资料来自维基百科:摇滚乐
亦可参考狭义版本定义:摇滚
如果你们想每天听一段不太常见但是又不错的摇滚乐
可以关注这个账号我和朋友@小初一起运营的偶尔会发一些摇滚乐以外的音乐不过包喜欢
dreamcatcher_0
【小初的回答(36票)】:
对不起,我是一个朋克,无法回答你这个问题。
【知乎用户的回答(12票)】:
在豆瓣和各种文艺青年聚集的地方,已经有无数种对摇滚乐的诠释和理解。听音乐本身就是一种很私人化的体验,每个人不同时期不同心境下对同一音乐的感觉也不同,所以很难对摇滚乐有客观的文字描述。与其通过百度谷歌或者维基百科对摇滚乐下定义,不如推荐一些经典的摇滚音乐要来得直观的多。
至于摇滚乐如何分类,在国外最权威的音乐网站上,摇滚和流行被列为同一分支,也就是说很难区分这两者的具体区别。尤其是音乐形式的长期演化,流行和摇滚在表现方式上也进行了互相的借鉴,也就更难具体区别两者的不同。当然,有些流行和摇滚还是非常好区分的,KTV里的口水歌必定是流行音乐,在LIVEHOUSE里演出的金属朋克之类定当属于摇滚无疑。但又有多少人能说清BEYOND的音乐到底属于流行还是摇滚呢,在某些人眼里,他们是华语摇滚的经典代表,而对于另外一些人,他们只是纯粹的流行音乐而已
下面贴一个之前写的一篇关于国外经典摇滚乐的总结,对于刚听摇滚的朋友也许有所借鉴
西方摇滚杂志(主要是美国和英国)很喜欢隔三岔五地搞个总结,比如“有史以来最好的100首歌(TheBest100SinglesofAllTime)”,“有史以来最伟大的100张专辑(TheBest100AlbumsofAllTime)”。这样做主要是为了标榜自己的权威性,从而吸引读者,反过来读者又很喜欢这种榜单,于是各种各样名目繁多的排行榜便出现了。有排行榜的那期往往会比一般的卖的好些,甚至是大卖,于是榜单就成为了杂志的强心剂,什么时候销量下降了来那么一下保准管用
现在的摇滚青年很幸福,我刚开始听摇滚的时候基本上是没有榜单的,好的音乐只能靠掏,有时掏到一张尖货还被万恶的打口贩子把价钱炒的极高。后来出现了若干本摇滚杂志,那些杂志对于那当时的我来说就像大海上的灯塔。可万事并不全如意,有时人家介绍的音乐我不喜欢,好不容易碰到介绍的我又喜欢又往往买不到打口带或者价钱被炒得很高。好在那时不像现在这么“挑食”,一张只要还可以的专辑就能听很久,就像刚尝到禁果的小伙子,给个姑娘就能陶醉半天
在互联网的时代,有各种摇滚网站介绍音乐,有各种P2P软件提供下载,可信息泛滥的时代过多的选择结果往往是无从选择,这时各种音乐榜单又成为了新的灯塔。这个世界音乐越来越多元化,出张专辑也比以前容易很多,榜单的作用也就越发明显,所以我认为找喜欢的音乐除了朋友推荐以外,从各种榜单上找是我认为效率最高的
不像国内的大部分排行榜(那些榜单主要是唱片公司操纵的,所以基本上是关系榜)国外杂志的榜单是比较独立的,拿我经常看的《滚石》《Q》《NME》来说,他们基本上代表了目前主流摇滚的走向,虽然由于杂志所属地原因《滚石》偏向于美国而Q,NME偏向于英国,但自从摇滚乐诞生那天起就是以英美为主,所以鲜有其他国家的音乐在摇滚乐的舞台上有多大作为。榜单中公认比较权威的是《滚石》杂志在2003年推出的“史上最佳500张(首)专辑(单曲)”不过由于此榜单是音乐人和杂志编辑评选的,音乐更多的偏向于美国六七十年代的摇滚乐,不可否认那个年代是摇滚乐的黄金年代,而且确实出现了一大批相当经典的歌曲,可90年甚至80年以后的音乐有些经典都被忽略了,也许下一次的TOP500ALLTIME会有所改变吧
去年年底新浪做了个主题“全球经典摇滚100首”把这些歌的MV做成了集锦,刚看时很激动,可后来发现并不是所有歌都是我认为经典的,而且其中还有后街男孩及迈克尔杰克逊等流行音乐。原来这个榜单是从《滚石》的“历史上最流行单曲100首”拷贝过来的,而新浪是很有中国特色的把东西拿过来然后自己改个名字而已。之后我又查看了各种榜单,没有一个是完全合我意的,于是便开始酝酿这个摇滚经典100的榜单
之所以称为经典,就是因为经过时间的沉淀,所以专辑基本上不考虑2000年以后的。而且由于工业,金属,硬核等音乐形式在摇滚乐里也不算主流,所以只收录了Metallica和Manson的总共两首歌,其他很多我喜欢的乐队的音乐只能割爱。所以这张精选集不能代表我所有的音乐喜好,它更像是一张摇滚乐的入门精眩每个乐队只选一两首音乐,Beatles除外,因为太经典了
从98年开始听摇滚到现在已经10多年了,买的打口磁带加唱片总共也快四五百张(盘)了,再加上后来上网下的MP3自认为对西方摇滚乐还是大概了解的。不过听音乐这东西总是很私人化的,每个人口味都不一样,就算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听音乐的偏好也有不同,所以不要跟我说你觉得哪些歌应该入选或者哪个乐队该选哪首歌,一句话,这是我个人的榜单
从开始做这个精选集到完成用了将近4个月的时间,其间听了我认为的经典乐队/歌曲累计几千首,参考了《滚石》杂志的“史上最佳单曲500首”《Q》《NME》的几个史上最佳单曲100首榜单,反复修改过多遍才完成。在编精选集的过程中,我又重温了很多以前喜欢乐队的音乐,还有很多以前“只闻其名,未闻其声”的乐队和以前听过但并不喜欢的音乐。这真是一个令人惊喜的过程,不但找回了初听摇滚乐时的那种激动也兴奋,也发现了原来PinkFloyd原来真是很经典,DireStraits并不像我以前觉得的那么难听,甚至是相当好听的
有些很不错的音乐我并没有选进去,比如“HotelCalifornia”和“Yellow”,这两首歌都是好歌,但由于被播放次数过多导致我只能被动地就受它,也就是说如果我是在街边路过某个音像店或者服装店时听到他们我会觉得那是经典,但在家里让我连续听超过两遍以上我就会起鸡皮疙瘩,这就好比一般人在第N次听MyHeartWillGoOn时的感觉一样
最后,向这张精选集中出现的所有乐队及音乐人致敬,正是他们的音乐使我们的世界更加精彩!
TheBeatles·Nirvana·U2·GunsN'Roses·R.E.M.·Santana·ThePolice·EricClapton·TheClash·RedHotChiliPeppers·VanHalen·BobMarley·BobDylan·BonJovi·
TheVelvetUnderground·TheCure·TheSmashingPumpkins·JohnLennon·Gorillaz·Oasis·
MarilynManson·TheVerve·Jamiroquai·ElvisPresley·TheOffspring·TheMamas,ThePapas·RunD.C.C.·JamesBrown·B.B.King·Blur·TheSexPistols·Queen·GaryMoore·
Mr.Big·Suede·GreenDay·Radiohead·TomWaits·JohnnyCash·BenE.King·PinkFloyd·
ChuckBerry·DavidBowie·Scorpions·BlackSabbath·NoVacancy·ConcreteBlonde·AC/DC
·JimiHendrix·Cream·TheRamones·JoyDivision·Metallica·KidRock·TheRollingStones·MassiveAttack·DireStraits·4NonBlondes·Aerosmith·Prince·DeepPurple·
BruceSpringsteen·Beck·TheStooges·JacksonBrowne·FleetwoodMac·TheWho·TheKinks
·TheByrds·JeffBuckley·TheDoors·IggyPop·BuddyHolly·TheBand·LedZeppelin·
LittleRichard·Simon&Garfunkel·LouReed·Eagles·MottTheHoople·TheStrokes·
Supergrass·SpencerDavisGroup·Pulp·GratefulDead
前50首试听:xiami/song/showcollect/id/40722
后50首试听:ect/id/46994
01Yesterday--TheBeatles
02SmellsLikeTeenSpi...--Nirvana
03WithorWithoutYou--U2
04SweetChildO'Mine--GunsN'Roses
05LosingMyReligion--R.E.M.
06Smooth--Santana
07EveryBreathYouTak...--ThePolice
08TearsinHeaven--EricClapton
09LondonCalling--TheClash
10UndertheBridge--RedHotChiliPeppers
11Jump--VanHalen
12NoWoman,NoCry--BobMarley
13Blowin'intheWind--BobDylan
14YouGiveLoveaBad...--BonJovi
15HeyJude--TheBeatles
16PaleBlueEyes--TheVelvetUnderground
17BoysDon'tCry--TheCure
181979--TheSmashingPumpkins
19Imagine--JohnLennon
20ClintEastwood--Gorillaz
21LetItBe--TheBeatles
22ThreeLittleBirds--BobMarley
23Wonderwall--Oasis
24RockIsDead--MarilynManson
25BitterSweetSymphon...--TheVerve
26BlackCapricornDay--Jamiroquai
27HoundDog--ElvisPresley
28WhyDon'tYouGeta...--TheOffspring
29CaliforniaDreaming...--TheMamas;ThePapas
30WalkThisWay--Run-D.M.C.
31Livin'onaPrayer--BonJovi
32GetUp(IFeelLike...--JamesBrown
33TheThrillIsGone--B.B.King
34Parklife--Blur
35AnarchyintheU.K.--TheSexPistols
36WeWillRockYou-...--VariousArtists
37Oh,PrettyWoman--GaryMoore
38ToBeWithYou--Mr.Big
39BeautifulOnes--Suede
40WakeMeUpWhenSept...--GreenDay
41Creep--Radiohead
42YouReallyGotMe--VanHalen
43IHopeThatIDon't...--TomWaits
44IWalktheLine--VariousArtists
45StandByMe--BenE.King
46AnotherBrickinthe...--PinkFloyd
47JohnnyB.Goode--ChuckBerry
48IWantToHoldYour...--TheBeatles
49JeanGenie,The--DavidBowie
50WindofChange--Scorpions
51Paranoid--BlackSabbath
52Knockin'onHeaven's...--GunsN'Roses
53Fight--NoVacancy
54TheKidsAren'tAlri...--TheOffspring
55Joey--ConcreteBlonde
56HighwaytoHell--AC/DC
57PurpleHaze[*]--JimiHendrix
58SunshineOfYourLov...--Cream
59BlitzkriegBop--TheRamones
60LoveWillTearUsAp...--JoyDivision
61TheUnforgivenII--Metallica
62ComfortablyNumb--PinkFloyd
63Iris--Rzeznik;Johnny
64BohemianRhapsody--Queen
65Bawitdaba--KidRock
66LikeaRollingStone--BobDylan
67Satisfaction--TheRollingStones
68Teardrop--MassiveAttack
69SultansofSwing--DireStraits
70What'sUp?--4NonBlondes
71Cryin'--Aerosmith
72PurpleRain--Prince
73SmokeontheWater--DeepPurple
74BorntoRun--BruceSpringsteen
75YouNeverCanTell--JackRabbitSlim'sTwistContest*/Chuck...
76Loser--Beck
77IWannaBeYourDog--TheStooges
78TakeItEasy--JacksonBrowne
79GoYourOwnWay--FleetwoodMac
80MyGeneration--TheWho
81WaterlooSunset--TheKinks
82SpanishHarlemIncid...--TheByrds
83Hallelujah--JeffBuckley
84LightMyFire--TheDoors
85LustforLife--IggyPop
86That'llBetheDay--BuddyHolly&theCrickets
87TheWeight--TheBand
88WholeLottaLove--LedZeppelin
89GoodGollyMissMoll...--LittleRichard
90TheSoundofSilence--Simon&Garfunkel
91WalkontheWildSid...--LouReed
92Desperado--Eagles
93AllTheYoungDudes--MottTheHoople
94WhereDidYouSleep...--Nirvana
95IsThisIt--TheStrokes
96Alright--Supergrass
97GimmeSomeLovin’--SpencerDavisGroup
98CommonPeople--Pulp
99BankRobber--TheClash
100Truckin'--GratefulDead
【刘放的回答(4票)】:
写在前面,此问题下的太多答案都很摇滚,我恨不得每个都去点个赞,谢谢你们。
码出的很多字被怒删了,我一直把摇滚当做一种生活方式,也以摇滚为契机结实了很多对我人生很重要的朋友,无一例外这些朋友都很“摇滚”。如果非要说摇滚对我的影响是什么,我答不出来,但是我可以确定的说,如果没有摇滚,我不会是现在的我。
以下摘录自郝舫老师的《伤花怒放——摇滚的被缚与抗争》序言篇。看哪,这就是摇滚!
绪言摇滚何为
形态各异的扬声器巨墙之后,变幻莫测的聚光灯罗网之中,鼓手鬼斧天工般地敲打,吉他扣人心弦地拨响,舞台英雄或嘶哑或高亢的声音唱起,千万歌迷的狂呼响彻云霄——摇滚张扬登场!
如果说90年代之前的中国,摇滚还只是崔健孑然独立的呼喊,是青年们从《伊甸园之门》出发萌生的向往和想象,如今,它却响彻在每一家舞厅、每一部随身听,探头于每一家电台、电视台和大报小报,甚至成了最为大众化的口头禅,成了任何一个时髦青年表明自己不曾落伍的口头招贴。而与此同时,无数的人依然在疑惑何为摇滚。
如果非要用定义来限定摇滚,其结果往往令人啼笑皆非。让我们看看那些“摇滚专家”的把戏:
格雷尔·马库斯是闻名遐迩的摇滚名著《神秘列车》的作者,他认为摇滚无非是“一种美国文化”,比如埃尔维斯·普莱斯利无非是“把作为美国人的感受戏剧化,把这种感受的含义、价值和美国生活的利弊作形象表达”。
卡尔·贝尔兹则在他那本《摇滚故事》中视摇滚为“民间艺术”,一种下意识的俚语表达方式。
查理·勒特称摇滚为“城市之声”,认为它是都市少年们创造的新音乐呐喊。
乔纳森·艾森则在《摇滚时代》中称摇滚为“对西方文化伪善的反叛……是一种深刻的颠覆形式”。
戴夫·哈克在《物有所值》中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分析摇滚,认为它是“工人阶级文化”;而保罗·约翰逊则在《新政治家》中视摇滚为资产阶级的阴谋,其目的是招安潜在的革命者,使他们“沉溺于其中而麻木不仁、懒散不堪并脱离实际”。
理查德·戈尔德斯坦在《摇滚之诗》中则认为,摇滚最重要的特点乃是对青春活力的肆无忌惮的挥霍……
同样,当问及摇滚乐迷为什么迷上摇滚时,你也可以听到花样百出乃至矛盾重重的回答:
“我喜欢这种节奏”;
“我喜欢这种声音”;
“我喜欢这种调调”;
“它让人坐不妆;
“我觉得听起来过瘾”;
“我觉得听起来舒服”;
“我不听歌词,只听那种感觉”;
“不听歌词就听不懂摇滚,摇滚的可取之处就在于介入生活”;
“摇滚就是自由”;
“摇滚就是叛逆”;
“摇滚就是狂野”;
“摇滚就是狂热”……
应当说,所有这些都是摇滚,因为多元本就是摇滚的特性。从摇滚的所有定义、专著(仅仅是有关埃尔维斯·普莱斯利的书籍就已接近百种)或乐迷感觉中挑选一种摇滚含义,无非是一种盲从;而自造一种定义,也至多是一种任性。
如同任何一个稍微接触过摇滚的人都会感觉到的那样,摇滚固然首先是一种音乐,但这种音乐之中并不存在什么完整的音乐要素可以使人有绝对把握地将它同其他音乐形式完全区分开,它的节奏、乐器、音量、旋律、声音都可以从其他音乐形式中找到。但这些四处存在的要素的组合形式却使人可以断定某一首歌是不是摇滚,这不完全取决于音乐要素,毋宁说更多地取决于历史,取决于摇滚包容万象的气概,取决于崇尚摇滚者的信念。
而任何一种“标准”的摇滚定义,则可能会把摇滚之外的东西当作摇滚,而将真正的摇滚排斥在外。
因此,我尊崇并践行在那些最为典型的摇滚歌手身上所表现出来的个性意识,自作主张地选取摇滚的精华或糟粕。尤为重要的是,我自然首先强调摇滚是一种音乐、一种乐趣,但我也坚持认为,摇滚绝不仅仅是一种音乐,它也是判断、测试时代和人心的最佳手段之一。高唱军歌行进的战士和由情歌伴随成长的恋人会在多年以后告诉你,他们虽然再也记不得其他一切,却记得住当年陪伴自己的歌声。如果说这是音乐力量的见证,则摇滚的力量更加强大,因为它比军歌和情歌更深地与社会和文化相连,从它产生之日起,它就不仅造成了音乐领域的剧变,而且引发了语言、发型、衣着、生活方式和全部文化、政治、思想方式的剧变,这一切曾经发生在西方,在今天的中国也已初露端倪。
由此,我们如同不过多沉溺于摇滚定义之争一样,同样不过多沉溺于摇滚本身的历史;我们关注的是摇滚同社会、历史、思潮一并搏动的情景,而正是从对这一情景的关注中,我们又可以真正更深刻地懂得什么才是摇滚。即由摇滚何为明了何为摇滚。
那么,摇滚何为?最好的视点便是观照摇滚的阻力和压制来自何方以及摇滚对它们作了何等样的抗争。由此,我们判断:
摇滚要求自由。这一自由绝非让许多人谈虎色变的为所欲为,而是对人类和社会完善性的另一类刺探。当摇滚的自由得以保全,人类的自豪感才不至于依然是伪善而色厉内荏的幻术;所谓文化,也才得以成为人类形形色色境况的无羁观照,成为人类心灵往来无碍的操常
摇滚参与革命。这是一种号召的参与,它用狂放或温柔的形象、轻快或强烈的节奏、考究或急就的歌词,粉碎异化和现实,使不满如同蒲公英种子四处飞散。但摇滚恪守艺术和文化本分,只为争做吉他英雄或舞台英雄而殚精竭虑,只赤膊上阵不披挂上阵,只和平吟唱不诉诸武力,并时时将吉他做梵音飘向迷途者,将鼓点做木鱼敲往偏执狂。
摇滚超越道德。习俗和卫道士往往对摇滚大施杀手而反被肢解,其原因不在于摇滚的道德雄辩而在于它干脆无视辩论的存在。以创造力做剃刀的摇滚战士在革命途中毫不在乎地将道德法眼作为肿瘤切除,心中没有半点犹豫。
摇滚躲避意识形态。它在那些神圣立场的夹击之下如同风箱中的老鼠两头受气,这就使它意识到倚门卖笑的危险和呆滞,它宁愿在一个巨大的社会迷宫之中以政治直觉为诉求东游西窜,而不愿身陷哪怕是温暖如家的囹圄,漂流是一种痛苦,但有时也是一种幸福。
摇滚挺身反抗贝多芬。它坚信音乐不是身份或地位、教养的表征,不愿让生性可以自然起舞的灵魂只对音乐囿于憧憬。它一只一只地解放艺术小脚和束胸,使音乐“解放脚”和“天乳”满地欢快飞跑,满世界愉悦震颤,使音乐终于重新向生命河床奔涌不息。
摇滚无视国界。它深知狭隘的民族主义与天下一家的情怀相比,实在是可以通向丧心病狂的坦途。于是它无视四周缭绕的氤氲毒气,遥想着蓝色地球上各式花环淹没了坦克,全世界的少女们奏着各式鼓点昼夜起舞,不再有种种基因口实之下的生灵涂炭。
摇滚崇尚激情。它用游移难定的火热焚毁种种堂皇和伪善,使艺术意味放纵的意象倍加清晰强劲,它是那种已经喷射出地面的动荡岩浆。在这种激情之中,由于蕴含了与其诅咒者同样的频率和狂喜,使它纵然歼灭了四周麻木不仁却贻然自得的面具脸孔,却也在狂喜之中不辨南北。
摇滚反抗上帝。这种反抗与其说是同上帝的儿女们对阵叫板,不如说是让上帝分身百处,用摇滚的浅唱低吟取代唱诗班的虔诚敬颂,用电贝司和聚光灯使木鱼青灯销踪匿迹,用前呼后拥的世界巡演淹没寂寞难耐的云游四海。而在不经意之间,人们却又可以瞥见摇滚歌迷们令人难以置信的顶礼之姿,这是摇滚之光下的惨淡一隅。
摇滚置疑理性。它固执地窥探人类的灵魂机密,不惜用狄奥尼索斯使人头晕目眩的酒剑斩剁大脑,让生命中的快慰和悲苦尽情向极致迈进。于是,摇滚大道之上的跋涉也开始有了歧路徊徨,所幸,摇滚从不因寻找归宿而枯萎,它永远在操练中常青。
看哪,这就是摇滚!
来看看这个演讲吧《本我的出口》:
【一席】李博《本我的出口》v.youku/v_show/id_XNDc0NzkwMjAw
【纪元的回答(5票)】:
重要吗
【知乎用户的回答(3票)】:
装B的话就不说了多到泛滥了
摇滚就是你自己觉得过瘾的爽感
【宋小弱的回答(3票)】:
现在摇滚的分支太多,定义上也比较难了,而且几乎每个人的认识都不同。
总之,不管它到底是什么类型的音乐,到底是不是摇滚,
你管他干嘛!
喜欢听不就完事!
【西行黑子的回答(2票)】:
燥+情怀哈哈哈哈哈哈
【陈捷的回答(1票)】:
援引一段关于第一个女子摇滚乐队runaways的电影里的台词imdb/title/tt/quotes
KimFowley:Dogshit!Urine-staineddogshit!Rock'n'rollisabloodsport,asportofmen.It'sforthepeopleinthedark,thedeathcats,themasturbators,theoutcastswhohavenovoice,nowayofsayingIhatethisworld,myfather'safaggot,fuckyou,fuckauthority-Iwantanorgasm!Now,growl!Moan!Thisain'twomen'slib,kiddies-theiswomen'slibido!Iwannaseethescratchmarksdowntheirfuckingbacks!Now,doitagain.Again.Likeyourboyfriendjustfuckedyoursisterinyourparent'sbed.LIKEYOUWANTAFUCKINGORGASM!
对我来说,摇滚就是GIVEMEAFUCKINGORGASM!
【知乎用户的回答(1票)】:
摇滚是你自己
【知乎用户的回答(2票)】:
撒娇
【陈长东的回答(1票)】:
对主流价值观的质疑和对生活意义的终极追求
【王京象的回答(1票)】:
楼主摇滚分为两种摇滚乐跟摇滚精神这两者是辩证统一的
摇滚乐决定摇滚精神,摇滚精神对于摇滚乐有反作用
或者反过来摇滚精神决定摇滚乐,摇滚乐对摇滚精神有反作用
随你哈哈哈我比较喜欢第二种说法
摇滚对于每个人的意义都不一样对于我来说摇滚乐是我可以共患难无法同安乐的音乐
而摇滚精神嘛,来来去去的就在身体里安家了。
我是一个像大多数人的普通青年,少年的时候经历过叛逆期,那时候摇滚乐莫名吸引了我,当然,是外国摇滚(中国摇滚我到现在听得都不多,只是上大学以后跟周围玩乐队的朋友一起听了一些,还有凑热闹去摇滚音乐节的时候听了一些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的中国摇滚乐,有些还不错)。
叛逆期的时候不上学,天天思考人生,其实就是玩性大,玩的累了觉得自己这样不好,可是又觉得学校的教育也很腐朽然后就叹气~小屁孩儿思考也思考不出来什么的。
那会儿不知道什么摇滚精神,摇滚乐对于自己来说就是一种外界的认同,因为英语还不错所以能读懂歌词,各种摇滚带给自己不同方面的影响,就不举太多例子暴露自己粗浅的摇滚修养了,初中生的成分很简单。最开始听得是当时最流行的linkinpark,挺爽的。之后听了greenday以后知道自己最喜欢的是朋克,接着就有了sum41跟offspring等等等等朋克乐队。
有了对摇滚精神最粗浅的理解:个性,坚持自我,facktheworld。
后来叛逆期过了回到学校开始高中生涯,正好班主任是个摇滚小青年,第一年执教,于是有了很多共同话题能聊得来,从他那儿获得了去更多了解摇滚的兴趣,然后开始接触更多类型的摇滚,我最讨厌的就是摇滚分类,感觉像英语语法一样是最鸡肋的东西。举几个乐队吧muse,suede,metallica,slipknot,radiohead,skidrow,g&r等,都是些出名的乐队,从这儿对摇滚有了大面积的了解。
这时候知道摇滚不只是嘶吼飙高音跟耍个性,简单说“酷”里面还有更多的东西,love&peace啊,向往自由啊,反抗精神,再往高还有政治自由啊一类题材的就太多了;同时知道了摇滚里面也可以有情歌,听情歌不丢人。也同时知道了各种关于睡地下室,性乱,吸毒等摇滚圈的幕后话题。
这时候我对摇滚精神的理解是自我宣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表达,还有对美好世界的向往,有的时候听一些歌都听出来了共产主义的味道,比如imagine。
之后这个时期接触了更多的摇滚,更多的主流摇滚跟更多的偏门的乐队,但感觉都差不多,“噢还有这种摇滚”。真正进到心里面的东西还是很少。
同时扩充的知识还有百度百科上一条接一条的各种摇滚史,说实话对我来说没什么意义。
然后在高三最迷茫最压抑的日子,我接触到了Nirvana。
卧槽,这就是神。
初听Nirvana时我对摇滚的理解是自我毁灭,
我喜欢看柯本弄伤自己弄疼自己,然后为他担忧又为他欢呼的感觉,我也一次次有伤害自己的想法(包括后来去摇滚音乐节现场的时候又有这种想法想爬到前面的架子上叫大家都散开然后倒摔在地上,但是一直没有实行,因为觉得台上的乐队我没那么喜欢..),喜欢看他们砸乐器,喜欢他们自由的音乐思路,有时直接插音箱的洒脱的方式,喜欢他的嘶吼,那种撕裂嗓子的凄凉,我从听Nirvana的第一天就知道柯本已经死了,所以这种神一样的形象就更加在心里扎根,我之前总觉得自己不会活到30岁,因为摇滚中对于自我毁灭的诉求,那种对身体与精神的过度燃烧,我愿意结束生命来追逐这种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柯本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于我的信道真正践行的先行者,对于我来说就像耶稣一样(当然他的死有很多其他的现实原因我不会否认,你们知道脑残粉是无视这些的)。
紧接着进入听Nirvana的中期,我对摇滚的理解是自我救赎。
摇滚是自由的,是矛盾的。唯物辩证法还是很好用的。
从柯本的声音里我得到的不只是来自毁灭的冲动,破裂的声音后面是光滑如玉的灵魂的跳动。于是在这种音乐里有了自我救赎,Nirvana对于我关于自我救赎的启发是从他们的名字开始的,涅槃是太美的一个概念,总会觉得柯本没有死,关于肉体啊精神啊的话题我就不矫情太多了,第一次体会到课本里那种精神永驻的感觉,然后从他凄凉的声音与那些沉默的瞬间里我听出了温暖与暧昧。
然后进入了听Nirvana的后期
这时候从前期的CDversion到中期的Liveversion到回头来听unplugged;终于我从歌声里我听到了他对生命的厌倦,却又在厌倦里听到了丝丝的惬意与满足,你会觉得结束或者这么继续下去都是对的,并没有什么正确的活法,人这一生的意义是用自己的存在来创造的。你会听到叹息时的绝望,但是又能感到那种释然。(顺便说一句看到网上有人说喜欢听unplugged的都是伪粉,我不赞同这个说法,关于什么是伪粉我也不想下定义。)
到了这个时候我对摇滚的理解已臻于化境:无。
摇滚什么都不是,又什么都是,当你热爱摇滚的时候摇滚是你身体里的每一滴血液,因为他们会随着你跳动,当你静下来的时候摇滚便仿佛消失了,但是他似乎只是安静下来等着你下一次的跳动。
这之后我开始了大学生涯,大一的时候抱着电吉他去了学校找了一圈,发现跟自己摇滚理念相似的人根本没有,哎没办法,你们也知道高处不胜寒啊!于是吉他就扔到了宿舍的角落,到现在几乎一碰没碰。然后慢慢的听起了一些流行啊,舞曲啊,怀旧的歌啊等等等等什么都有,摇滚在mp3的比重没有原来那样的统治地位了,到了现在开始喜欢听乐器,纯音乐一类的音乐,其实总体来说变得更兼容并包,不像高中那会儿极端的厌恶“没有精神实质”的流行乐。不知道是生活变得安逸还是其他的原因,我突然就跟摇滚“只能共患难不能同安乐了”。
有的时候身边玩摇滚的朋友会跟我互相开玩笑的讥讽对方是伪摇,在别人的眼里我是不是伪摇我不关心,至少对于我自己来说我已经够摇滚了。
【瓦泥的回答(1票)】:
大哥你玩摇滚,玩他有啥用啊?!
【李天侠的回答(0票)】:
革命,解放,以及脱离了纯真的痛苦。
【窦志昊的回答(1票)】:
摇滚其实是一种态度吧。
【nealsun的回答(1票)】:
真实、真诚的音乐,不装B,该咋滴咋滴
(本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一点资讯的观点和立场)